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翡翠开笼,茱萸锁匣,江头叫断林鸦。
梦华胥佳日,错认京华。
邗沟榻下浇醽醁,银灯换菊影交加。

木芙蓉,墙头浅浅红。
秋林枝叶十九空,独此蓶扈当秋风。


秋风无意开俗眼,俗眼不开须在侬。

去岁经冬百卉空,今年多种木芙蓉。
未如蜀国城边望,疑是秋江渡口逢。
定乏雄蜂来慰藉,应与寒菊伴丰容。
子西诗律伤于严,掉头沉吟春饮酣。
何曾一字低处著,有似国工精手谈。
千古江山长媚好,水曹依旧清风扫。
环湖曲曲露香清,醉袖褰风取意行。
翻爱李园方沼碧,界金几朵艳羞赪。
芙蓉城下六月秋,最好雁湖湖上游。
周遭一机云锦烂,并与老仙供唱酬。
振袂芙蓉城里游,香风十里劝人留。
瓦盆最恨廉泉陋,归与夸张定自羞。
霸气凄凉忆豫州,薜萝掩映小山幽。
不知今古几枰误,空使英雄两泪流。
借问长枪威塞外,何如短棹老沧洲。
我闻幽轩榜芙蓉,琉璃十顷浸新红。
此来踏雪空无有,黄芦败苇争号风。
却坐明窗弄书史,新词仍试佳毫楮。
当年持饷自襄东,共载尤怜翠色浓。
莫向壶头疑薏苡,要从华顶看芙蓉。
诸郎自是阶庭秀,此物聊堪笔砚供。
不随桃李竞春光,开向西风压众芳。
恰似湘娥初睡醒,强临秋水照红妆。
溪上芙蓉并蒂开,酒人采折赠多才。
一群总是高阳客,闰九重登旧社台。
兰佩笑谈方外事,菊英满泛掌中杯。
密竹不知路,渡溪微有踪。
悬知石上约,定向松间逢。
物候变黄鸟,菖蒲化蒙茸。
双旌日晏渡河西,绝顶芙蓉路不迷。
石臼竹竿泉袅袅,风檐露井树萋萋。
龙山事往怜吹帽,渔父言欺笑掘泥。
五易星霜,两迁村塾,思君几许魂消。
看燕来雁去,梦断音遥。
兵戈路绝空相念,惟虚却、月夕花朝。
春色江南处处同,赏心谁复度秋风。
喜看白发明湖水,长对芙蓉一树红。
山公每醉习家池,倒著接䍦马上骑。
花月故留归未得,高山流水自应知。
自昔名花羡牡丹,春风娇艳令人欢。
若教植此沉香北,也得君王带笑看。
风飘落叶侵流水,水上名花独拒霜。
谁识寸心终自见,偏于霜后压群芳。
生在禾江色绝奇,分明浓淡各相宜。
若临妆镜人能似,肯惜千金一顾时。
一访幽栖眼倍明,花山山下水偏清。
独游江上花饶笑,爱尔秋容似我情。
朵朵芙蓉碧水隈,不知今日为谁开。
山人报道看花侣,唤醒花神迟尔来。
秋来风味苦阑珊,偶为繁红略据鞍。
何处更期征雁过,只今聊作故人看。
三冬已至休争气,九月将残未觉寒。
红云可觅无蜂去,渺渺寒波映晚芳。
未必孤根能耐雪,且看秋艳已经霜。
石镜宁堪对,芙蓉不是花。
险中多虎迹,平处少人家。
曲六蛇行迥,攲危鸟道斜。
簇簇坡头锦绣丛,几番消息问来鸿。
素商未遣先惊绿,青女何妨更染红。
向日壅培曾覆篑,有时灌溉亦连筒。
溪山明处开三径,松桂丛中擅一坡。
天借缠头千丈锦,红云不尽绿云多。
宦游木末搴芙蓉,只有埋头簿领丛。
怅望家山天样远,万枝相映落霞红。
黄叶舞碧空,临水处、照眼红苞齐吐。
柔情媚态,伫立西风如诉。
遥想仙家城阙,十万绿衣童女。
吾年未及谢,倦飞已知还。
乃复婴近务,无由纵清欢。
幸与方外士,相从岩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