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一骑红尘飞昔梦,片帆两地西风。
到今怀抱小芙蓉。
出门终古望,吾党素心同。

一阁一亭新筑,一丘一壑都宜。
一天风月一帘知。
一窗梧影动,一榻柳阴移。

半卷半垂帘幕,半村半郭人家。
半开半落野棠花。
半床堆古画,半碗试新茶。

独向百花洲上望,凄迷衰草连空。
鸡城貕巷杳无踪。
几丝杨柳,摇漾锦帆风。

坐对百花落,孤登万里楼。


醉开吴楚色,狂失凤鳞愁。


握手青灯少,论心白日浮。

终日不得醉,相看独柰何。


狂心知尔甚,青眼向人多。


席已移星月,衣犹挂薜萝。

君来何节钺,秋到正江湖。


斗窒群星聚,天门二曜孤。


古人穷抱玉,吾道忌投珠。

双眼人何白,孤怀尔独长。


相看鸿鹄志,不厌芰荷裳。


黄菊纷垂露,丹枫莽下霜。

脱屣沧州外,长吟鹤共年。
晨昏亦烟火,风致已神仙。
露重荷衣润,云深竹杖偏。
龙目离离垂暗津,渔家灯影共星陈。
名香竟日熏荀令,绣被深宵覆越人。
斜汉欲将云树合,闰年贪向月华新。
中洲未归客,伫立赤花洲。
日动绿槐影,闻君骄紫骝。
绛纱傅郑子,黄石待张侯。
桃花绕屋竹参天,曾向湖西住五年。
回首但馀葵麦在,古今何必更桑田。
湖山几度少年游,散发吹箫坐小舟。
秋鬓苍苍春树碧,更堪重过百花洲。
北岭寻花云绕屐,东湖载酒水平船。
旧游零落令馀几,回首春风十二年。
归鸦澹澹夕阳闲,窅窕楼台紫翠间。
说向城中应不信,隔湖最好看芝山。
绛旆恐惊鸥鹭飞,绿杨阴外驻骖騑。
平舆稳胜双鸾背,极目新张万锦机。
棋局分曹消永昼,酒樽迟月蘸清漪。
光景不留人易老,恨无羽翼出尘埃。
世间那有飞升药,且傍汀洲采菊来。
洲上百花明,春流日夜生。
祇看维客棹,无复度霓旌。
落日山如旧,东风鸟自鸣。
远渚苍茫泛鹭鸥,渔舟泊岸网初收。
尝茶到此真如画,山色湖光共一楼。
宿雨初收似镜平,楼台高下夕阳明。
谁家池馆逮相望,长笛参差弄晚晴。
琴床石磴漫留题,小叠峰峦不厌低。
更向苏翁亭上望,绿阴穿过一条堤。
凭栏四望极空冥,何处钟鱼最动听。
只隔红桥波一曲,阿谁渡到水心亭。
莲塘梅坞尽勾留,销暑冲寒次第游。
花木四时工位置,不徒佳日在春秋。
不须高阁问滕王,城市山林趣更长。
洲绕百花堤万柳,最宜亭榭水中央。
萧然穷巷一茅庐,却喜频回长者车。
避地不忘梅福隐,移家还傍伯通居。
春风洲上花犹发,夜月门前柳自疏。
莲花洲上绿阴齐,隐隐人家路欲迷。
自是归舟归未得,几回误作武陵溪。
谁移岩壑入江城,石径参差水木清。
荷背罥珠留雨意,松梢偃盖纳秋声。
宾朋时复传觞咏,花鸟犹然解送迎。
鱼鳞万灶俯蘋洲,突兀人间百尺楼。
悬榻有心孰冠冕,撰碑无愧已山丘。
欲东栾伯终吾师,豪举平原岂壮游。
百花湖半百花明,花气冥冥湖气清。
湖雨湖烟春涨漫,花开花落碧山横。
蛛丝罥槛缠绵结,虹影回波曲折生。
闻道东湖胜,寻幽惬讨论。
雪光寒照座,水气暗侵门。
鹭起沙堤净,鱼噞石穴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