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青青沙岸柳成行,叠叠风漪水满塘。


中有呢喃双燕子,往来偏解为春忙。

叠阜晴冈间碧漪,势如盘谷转逶迤。


游人莫道青山远,四顾葱葱亦得奇。

万绿千红绕涧栽,每逢佳处见池台。


解鞍欲问门前水,源自天潢几曲来。

割取东皋一半青,主家恩泽重王庭。


绮檐绣户看花地,犹有先朝揽胜亭。

曲径晴沙十里通,赐庄遥枕帝城东。


客来指点苍龙阙,正在红云一朵中。

十年圭组事沉冥,谢客风流复此亭。


梦里棣华双树秀,诗中草色一池青。


名山岂但题三谷,别墅应知胜始宁。

万方人乐太平辰,朝退郊游逸兴新。


近郭园林初过雨,向阳花卉更宜春。


兰亭觞咏殊同调,茅舍衣冠自绝伦。

雨霁纤尘净,春和万景妍。


天门红映日,宫树翠含烟。


散步从东郭,追欢忆去年。

粗结茅亭小,乾坤景趣幽。
坐来心迹静,何必搆危楼。
平原门下似君稀,犹着前春旧布衣。
况我不如君数倍,食鱼何敢望轻肥。
龙虎山东一幔亭,昔人曾此礼空青。
寻真不用穷三岛,演法频烦拱百灵。
炼就丹砂出尘世,已骑黄鹤上天庭。
仙子飞升在此亭,几多仙迹写丹青。
旌阳蛟斩非无术,勾漏丹成信有灵。
引凤尚传吹紫竹,笼鹅曾请写黄庭。
藤花满地香仍在,松影拂云寒不收。
山鸟似嫌游客到,一声啼破小亭幽。
乾坤纳纳浩无穷,万有都归逆旅中。
两物鴳鹏谁大小,百年乌兔自西东。
琴书晓润红蕖雨,窗户秋含翠蓧风。
走遍江淮鬓未华,归来重对旧生涯。
论医不待肱三折,作赋曾闻手一叉。
晚岁萧条嗟我老,春风摇荡醉谁家?
杀鸡为黍初心在,目断西云日又斜。
杨卿亭子郭之东,此日能来笑偶同。
绿酒旋移花底榼,玉珂遥驻柳边骢。
雅怀喜遇王文度,末席叨陪太史公。
天地之间寄此身,九州随处结比邻。
邓林东影扶桑国,弱水西沉析木津。
坐上竹书开宇宙,壁间藜火落星辰。
我亦樵云旧寄闲,真仙留药驻童颜。
风高翠洞怀偏壮,月上紫姑兴未悭。
绿竹依檐高复下,红荷映水淡仍殷。
佳句缤纷下僻陬,五云璀璨映林邱。
雪白阳春归大雅,山丹水碧占清幽。
肯将六物供垂钓,拟向三江共泛舟。
四围碧荔锁名园,花满芳蹊酒满尊。
北浦北瞻连锦里,西樵西望见昆仑。
风清午枕添新梦,潮长春洲过旧痕。
风和日暖到天台,千树桃花杂草莱。
玉女捧卮开夜宴,洞箫吹月上瑶台。
五铢雾縠香生袂,七宝云筝毊绝埃。
笑折梅花可自由,草亭观物小开眸。
星周律转岁华在,冬至阳生瑞蔼流。
葛稚成丹留一诀,桃源迷路忽千秋。
玄都沧海事溟溟,且拟人间知有亭。
秋水微茫随地碧,云山寥落隔江青。
喜看嘉客供新稻,频唤诸孙讲旧经。
小坐榕阴傍午移,夏凉葵扇亦相随。
微风断续开浮藻,曲径周围绕短篱。
村女隔溪时抱瓮,痴仙尽日自弹棋。
春半孤村细雨时,缊袍藤枕正相宜。
续馀楚客青湘赋,歌遍南山白石词。
丹灶几曾遗果老,龙泉何处觅安期。
谁把江门旧钓台,移于碧涧俯潆洄。
无穷鸥鸟供吟弄,更有渔翁共往来。
物外风光真绝境,静中天地亦初开。
少壮交游翰墨中,远方问字羡扬雄。
六旬冠挂登洲月,九畹兰飘楚水风。
绣昼纷纷还后辈,彩云细细绕长空。
绿野轩车得偶停,沧溟踪迹几浮萍。
香飘古寺昙花见,秋到闲园蝶梦醒。
自有醉翁能载酒,不妨喜雨更名亭。
草亭幽绝在林端,苍雾丹霞绕石阑。
松叶覆山禽自语,苔痕匝地竹成竿。
绕花古井呼儿汲,题画新诗与客看。
窗户连清泚,草亭如小舟。
都来一壶酒,消得百年忧。
燕拂轻花过,云随曲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