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落叶飘江岸,愁心到蓟门。
绝交应有作,弃妇可无言。
开府初传庾,参军孰姓孙。
霜冷风清绿已休,纷纷黄紫总惊秋。
僧廊凌乱无人扫,江国萧条剧客愁。
山麓一空天际阔,纱窗终夕雨声悠。
秋柯无静音,风过有鸣萚。
卷帘庭草深,寒绿动萧索。
娟娟天际流,簌簌林间萼。
万马宵奔,秋声闹、阴疏翠岭。
曾几日、乍伤春老,又嗟风惊。
蒋径云封苔莫扫,吴江露结波先冷。
秋色无尘树影凉,泬寥天宇暗飞霜。
忽将枝上千重翠,散作阶前万点黄。
蝴蝶乱翻来小苑,芭蕉碎响入虚堂。
西风不管鹊巢寒,成阵飘来响更乾。
最是山房秋思客,梦回疑作雨声看。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红黄亦异姿,受病得君知。
可奈清秋老,虚承白露滋。
鸟归步怯重,池照影先垂。
落叶复落叶,阶前渐积多。
虽知无反期,未能忘旧柯。
谁知旧柯心,己萌新叶意。
桂旗曾映画堂东,一夕飞琼下阆风。
青女无言雕夏绿,丹枫有意炫春红。
疏林已露栖枝鸟,遗蜕时藏作茧虫。
万木凋伤百感生,寒山露骨恨难平。
窗前时见离枝影,枕畔频闻坠地声。
幽砌堆来成积愤,御沟流出好传情。
暮夜叩柴关,疑是不速客。
开门阒无人,月闇霜华白。
十月朔风劲,林衣卸层碧。
西风方劲叶黄时,寒影萧萧作意吹。
晓月不遮砧响院,晚烟犹恋鹊巢枝。
忽惊似雨敲窗急,惟爱如花扫径迟。
秋气乍萧森,天涯落叶深。
西风数行雁,暮雨几家砧。
黄密埋荒径,红疏露远岑。
零乱斜阳水一湾,霜痕飘处尚斓斑。
搀和雨脚敲窗外,搅碎秋心在枕间。
有客攀条悲故国,更谁寻梦到空山。
江上秋声日夜驰,又传寒讯满天涯。
疏林月冷乌啼夜,旧径风乾鹿过时。
此日禁霜馀老干,他时承露待孙枝。
疏林一夜风微过。
飘飘却共霜花堕。
摇落太无端。
一秋无绪。
霜天里,朝朝风萚辞树。
夜长还要警孤眠,听打窗如雨。
沈冥颇亦恋岩扉,尊酒论诗月半晖。
长有岁寒心一寸,万年枝上看春归。
策策秋声独掩扉,空山雨过又斜晖。
无人解会伤心处,只道先生避俗归。
罡风真撼孤根,飘零休怅春花早。
寒鸦偎影,哀蝉留蜕,这般严峭。
玉露凋伤,绛云吹散,美人天杪。
依岸积,逐溪流。
故枝无计暂相留。
若比春花还后落,算渠耐久到深秋。
飘上下,落西东。
霜林树树不禁风。
一叶先惊秋信到,教人长是恨梧桐。
登眺台千尺,论心酒一尊。
青霜侵树杪,丹叶舞江村。
逐浪同浮梗,随风欲断魂。
霜华昨夜拂秋林,翩落纷纷不自禁。
清吹无时来槛底,紫苔相伴住墙阴。
空馀倦鹊求枝宿,更剩残蜩抱朴吟。
落叶一二数,遥夜忽已午。
百年能几何,望道犹未睹。
清扬得邂逅,简易从险阻。
风露入林阿,纷纷奈落何。
满庭添野景,开户觉明多。
未逐沧浪远,堪怜腐草和。
朔风当夜号,明月如积水。
摇落意何深,萧条殊不已。
万物有荣枯,岂独树如此。
朝来见落叶,因愧向林行。
飞鸟不无意,何人非有生。
枝容昨夜月,秋减一村声。
林塘寒雨后,摵摵下秋棚。
绿已随衰草,黄仍缀断藤。
高枝全见月,低鸟暗窥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