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画师不见黄公望,暖翠晴岚尚插天。


何日结邻同种菊?


溪锄对把破山前。

我悬虞山当一舍,曾几寻山止其下。


见山便怪老足困,剑门拂水心空挂。


诸君生长为山邻,终日熟游非曰乍。

监宪临行尚倚舟,陇云阡月要图收。


一时缩地便行李,千里忘家惬宦游。


不待移书问封树,即教开卷见松楸。

县事颇清暇,山椒成雅游。


群彦毕追随,君子信徽猷。


林搆级石登,沿涧俯清流。

霁色澄虞山,正与游人偶。


一年无多月,春三及秋九。


勿厌倾郭人,随俗悦亲友。

日午放船湖上头,虞山随船走不休。


高云仰见出翠壁,飞影下接沧波流。


青林人家隐山麓,鸡鸣犬吠闻中洲。

尊前春事竞争新,忽忆陈王句里人。


屈指古今行乐处,只今唯有片时真。

白云团虞山,有七苍虬舞。


云当梁初代,昭明读书所。


虽干乾坤庇,实饱冰霜苦。

鼓柁江南遍,兹游颇更雄。


天疑破柱刹,山似逐推篷。


吹笛泉声外,披襟雨色中。

不尽青山色,维舟雨后看。


闲云流几上,飞瀑散林端。


游女千花暝,狂歌万竹寒。

春芜渺渺遍平原,忽起苍虬踞石门。


叠涧乱流金屑水,飞花不让武陵源。


白云孤自坡中出,黄鸟双从树杪翻。

虞山山头日欲黄,谁家健儿出南塘。
白帻青韝绿沈枪,席卷百里装艅艎。


客归来,坐大府。

郁盘苍翠有千株,绝顶肩舆兴自扶。


天辟陡崖如拥剑,风回飞瀑尽含珠。


山僧偈向巢间发,湖妓妆从镜里铺。

厉屐凭车思转豪,侧身吟望鬓重搔。


风岩昼激诸天雨,阴壑寒生万树涛。


行逐渔樵驯野计,卧看江海入秋毫。

西云障天东日出,安能舞风长不失。
铁劵自保前朝身,安能将身作后人。


三千健儿尺一纸,倏忽随飙逐流水。

虞山近乡国,今隔二千里。
我攀元气蹑恍忽,一夜飞度大江水。


大江云渺弥,为我送置虞山侧。

明当向城府,维舟此山足。


奚必遂登临,聊以驱吾俗。


初月未拟规,浮云更成璞。

前窗湖水后窗山,桃李棠梨树树殷。


薄行只应红粉是,别将春色傍人间。

南薰徐入芰荷裳,小艇遥停喜欲狂。


双眼忽分湖上碧,五言能借岭头苍。


从他兴尽难回棹,念汝情深好对床。

鸣驺向城市,缓带复郊坰。


海色遥吞白,天光自与青。


汝无惭地主,吾敢应山灵。

去年春上巳,送子珠江南。


愿子岢峨舟,上无樯与帆。


今年小寒食,送子珠江北。

云气尝如象,盘旋玉殿间。


匏笙祠二帝,铜鼓镇诸蛮。


地接苍梧近,林多古竹斑。

虎头只自爱吾庐,题赏应嫌此是初。


大抵未容人独受,向来刚道妙无余。


屏回窈窕金蕖净,帘挂玲珑玉液虚。

蜿蜒平野卧青山,相见令人独厚颜。


徒有诗篇曾记咏,已无筋力再跻攀。


船头旋转凭黄帽,水面低徊拟翠鬟。

扁舟昆湖去,忆向虞山还。


当时迫日暮,未得穷跻攀。


至今三短章,寂寥不重删。

我本不饮人,爱山如爱酒。


春游亦易事,出户即掣肘。


决策为此行,所幸得良友。

斜日下岭西,落霞满川上。


晚色催人还,轻舟复摇漾。


佳山难为别,持酒忽惆怅。

虞山、虞山,乃在洞庭姑熟之间。
遥遥东驰到海,截屼峍而嵯峨。


琴川浟浟以渟滀,扶摇清淑之气郁积成衷和,是生魁奇俊特之士何其多。

波软画桥明。
客思鸥轻。
官河柳外放船行。

重华千载后,遗庙在南夷。


弦想薰风奏,庭思凤鸟仪。


断碑苔藓合,幽洞薜萝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