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曾峦逾碣石,形胜镇神州。


可惜羊肠险,今包鼠穴羞。


天心端有待,人力岂能谋。

地上行人怜紫翠,羊肠九折有谁过。
履危侧足非吾敢,远目看云得更多。
万籁晓俱寂,风泉有远音。
偶随清嶂去,因到白云深。
喷薄疑飞雪,冷清可照心。
晓从南冢去,山色尚模糊;
草露行来湿,蛮烟到处无。
泉声随涧转,鸟语隔林呼;
遥望前峰上,朝阳红一隅。
太行之山包燕跨晋兮,拔地千仞谁能逾。
天何不铲羊肠九折坂,使人万古方驾而长驱。
山寒六月积冰雪,穷猿怪鸟左右时相呼。
龙阜秋云外,微茫径可寻。
鸥情沧渚远,松影白云深。
风逼重阳帽,泉流太古琴。
晚秋逢霁景,山寺恣幽寻。
霜树丹犹浅,寒潭碧正深。
竹垆鸿渐茗,松榻颖师琴。
到处萧条秋意阑,荻花枫叶已凋残。
烟凝平野山岚紫,风拂疏林日影寒。
新雪销融泥滑滑,远镫明灭路漫漫。
空谷寂无声,春风从东来。
伊人在何处,山花空自开。
木叶卷寥空,飕飗起朔风。
万峰寒翠里,一点夕阳红。
曲折寻幽径,青山拥去鞭。
溪深新雨后,草乱晚风前。
残照下高树,暮鸦归远天。
三朝恩渥重丘山,论报输忠岂易殚。
移疾暂休丞相笔,坐谩犹著侍臣冠。
清樽一笑聊相乐,白首分飞益自叹。
太行苍翠插秋旻,叠岭重关自昔闻。
战国东西分晋赵,中原南北带河汾。
帝王都邑青青草,豪杰勋名点点坟。
我行访道真劳哉,岂意万里逢君来。
琳宫误落丹篆笔,惊起电火龙池雷。
龙池雷息丹篆裂,蚀食真铨窃仙骨。
小年闻说此山名,梦里西游隐见形。
今日得观真面目,却教低首愧山灵。
金吾戒道清,羽骑动天声。
砥路方南绝,重岩始北征。
关楼前望远,河邑下观平。
明发扈山巅,飞龙高在天。
山南平对巩,山北远通燕。
瞻彼冈峦峻,凭兹士马妍。
雨余林气静,山晚日光斜。
野店依孤树,村桥卧断楂。
马嘶遥涧水,犬吠隔篱花。
太行之山何崔嵬,岩幽谷隐藏风雷。
汉军已料骑士屈,魏武重叹车轮摧。
其开如陉下如井,云作炊烟瀑垂绠。
绝磴马萧萧,群峰气力骄。
苍云横上党,寒色满中条。
返辙河如带,扪车迹未遥。
溪壑恣晚眺,古木团幽森。
落日下平楚,闲云生夕阴。
悠悠陟山陂,怅望抑何深。
茫茫远树隔烟霏,猎猎西风振客衣。
山雨未晴岚气湿,溪流欲尽水声微。
回车庙古丹青老,碗子城荒草木稀。
路绕羊肠蹑屐跻,万山金碧总堪题。
举头日月中天近,极目乾坤五岳低。
自笑盐车骐骥厄,谁怜枳棘凤凰栖。
霭霭初蒸云,落落欲坠石。
山深多晚花,照水自红碧。
渔艇入烟小,松竹凌烟直。
六尺枯筇度远岑,野花啼鸟助清吟。
云低似觉天根近,涧远因知地脉深。
阅世岂容无正眼,穷源须要识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