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执手交期终此地,生游胜事起今年。
乌纱一幅青天下,画楫双支绿水前。
万古乾坤一寸心,西风回首二毛侵。
青山幸有全归地,敢向烟霞计浅深。
西来一水自山泾,半入塘桥半鹤城。
南北回环如有意,往来长得顺流行。
短垣疏柳枕横塘,中有尚书昼锦堂。
落日回舟思无限,渔歌一曲下沧浪。
顾浦北来山隐隐,张村东下水悠悠。
不须细问青乌子,论姓还应我一丘。
蛇岭高盘翠作堆,玉屏重拥凤飞回。
南宫对客披图处,谁道扁舟此日来。
玉环东转带虹腰,一水东行赴海遥。
三百年来文物尽,行人犹自说塘桥。
渐近青山水渐湾,水湾回处正当山。
山形飞落青霄凤,水势旋为碧玉环。
水面风来闻磬声,玉虚台殿俯清泠。
年来晴雨无凭准,我欲云阶暂乞灵。
十里湖光十里山,山容滉漾水云间。
横桥便是中分地,长与游人记往还。
通波门外水烟长,五里红亭浸碧塘。
记得儿童游戏日,夏家坟树郁苍苍。
瑁湖烟水接通波,问讯塘桥路不多。
长向北花园下过,归舟齐唱夜游歌。
夫君久逐夜舟移,依旧岩扃锁翠微。
位至文昌还避世,身甘幽谷是知机。
清风未泯随流水,遗像空存伴落晖。
避世能师郑子真,王官谷里寄吟身。
久为阙下抽簪客,重见阶前坠笏人。
吞祐祚衰无节士,中条山峻有遗民。
客里暌离已不堪,何当出守正移骖。
孔融在汉人应惮,善感鸣唐罪自甘。
义重不嫌身死万,忧深宁忍口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