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湖光冷浸玻璃,荡一饷薰风,小舟如叶。
藕花十丈,云梳雾洗,翠娇红怯。
壶觞围坐处,正酒醁吹波红映颊。

冬旱种不入,颍人无颜色。


上辍霖雨姿,福此千里窄。


公来视民忧,身若抱病癖。

雪会游人意,元朝变物华。


醉乡银作界,诗客玉为家。


鱼影纹冰縠,禽踪篆霰沙。

水月光中,烟霞影里,涌出楼台。
空外笙箫,云间笑语,人在蓬莱。


天香暗逐风回。

踏尽红尘挹翠峦,江湖清梦入雕鞍。


蒙蒙薄雾浑疑雨,恻恻疏风不是寒。


野菊频催花事早,老枫初试叶声乾。

云师一生耽圣草,银铁蟠空觑天巧。


老来逸气未全平,笔底锋铓犹独扫。


开关勇士争赴敌,剑戟弓戈奋相缭。

官程未了是敲推,课督无人只自催。


不到西湖无半句,西湖端合号诗媒。

黑云妒日故要遮,剩得轻红一缕霞。


小雨挟风针水面,满奁皱縠起团花。

晓色窥林半淡浓,乱鸦飞去水漫空。


山横孤雾残霞外,秋在微云疏雨中。


官事却能成胜赏,诗坛端可策新功。

云阴开剥日光穿,和气随风近酒船。


湖面波清浑见底,楼头山碧自生烟。


兴长不忍回孤棹,歌懒才能逐缓弦。

劳生从宦意多违,常恨交亲会合稀。


父子相随今不间,主宾交错暮忘归。


微波稳送兰船度,迟景徐看玉斝飞。

三月韶华大半过,好花零谢已无多。


暮年光景如残梦,浮世尘劳付浩歌。


游子有时眠岸草,啼禽终日在庭柯。

湖榭从来与众同,况于清晏奉群公。


驱车即日趋翔凤,就馆初寒听过鸿。


霜雪满髯仍自壮,珠玑落笔不知穷。

和风动□。
□□新年□入手。
世事尘□。

人生苦炎歊,我所得萧爽。


乔林无纤穿,好鸟不停响。


冯轩纵遐瞩,万象归一掌。

秋云淡不飞,霜水清欲落。


维舟坐近浦,悲风满衡薄。


良游未为晚,佳节止在昨。

鸣蝉忽以急,夏景晏林塘。


不知何山雨,飒然送微凉。


荷茭忽翻倒,四散飘暗香。

荷香时傍清樽落,菱蔓遥迎画舸开。


行到南亭莫回首,绿杨阴外即风埃。

虎节尝三换,琳宫亦再来。


白添新鬓发,红识旧亭台。


酒为迎寒好,花应趁暖栽。

广寒宫殿诚夸诞,消暑楼台久寂寥。


未似虚亭面空阔,时时清籁濯烦歊。

朱桥矗矗两园间,湖水平时柳可攀。


车马等闲湖上去,游人常踏月中还。

楼台高下满仙风,疑是蓬莱象帝宫。


湖面涵虚云漾漾,山腰藏景石珑珑。


松筠影出红尘外,钟梵声来碧落中。

江海为藩地绝尘,湖山寻胜坐邀宾。


消除袢暑忘三伏,追忆曾游隔五春。


极望林峦横紫翠,旋供肴核剥青皴。

夹岸垂杨展绿阴,倚空庭树照波心。


游人不泛西溪水,岂见回环野径深。

丞相临人以惠和,三年乡校起弦歌。


至今旌旆曾游处,犹道当时乐事多。

高亭春望思无穷,千里人烟指顾中。


比屋如云浓被野,颐颐醇俗乐时丰。

春来何处最花繁,湖水西头百亩园。


无限游人折红蕊,可怜桃李自无言。

近郭溪流一衣带,中流凫屿小蓬莱。


西园胜事凭高尽,到者踟蹰不忍回。

椒泽疏源势不休,绕城冰玉湛寒流。


凫鹥容与菰蒲乱,占得江湖一望秋。

郊原西与莽苍连,隔岸人家小径穿。


满目风光杳无际,柳如山色草如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