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楼船儿女日晚歌,莲心结子绾双螺。
湖水潇潇湖月白,奈尔湖中凉夜何。
水光山色四无人,清晓谁看第一春?
红日渐高弦管动,半湖烟雾是游尘。
高流缠峻隅,城下缅丘墟。
决渠信浩荡,潭岛成江湖。
结宇依回渚,水中信可居。
凤沼才难尽,馀思凿西湖。
珍木罗修岸,冰光映坐隅。
琴台今寂寞,竹岛尚萦纡。
西湖西子两相俦,湖面偏宜点翠洲。
一段芳华描不就,月湾宛转似眉头。
湖面玻璃生素烟,薰人暖日小春天。
芙蓉将近霜前淡,台馆谁添乱后妍。
荒草欲寻苏小墓,斜阳半载米家船。
雪后孤山共探梅,便乘清兴不须催。
林边细路和桥断,湖上疏花傍竹开。
云影分明披絮帽,蹄涔仿佛散银杯。
初从西湖行,未弄西湖艇。
西湖景若何,举目望逾迥。
迄尔湖中山,悠然见孤影。
湖畔乍逢骢马使,沙行同入鹭鸥群。
六桥水抱珠林月,两竺峰盘宝界云。
岸柳藏莺侵坐密,园花隐麝隔溪分。
西湖之水多白蘋,白蘋映水摇乌巾。
山花水花两灿烂,君若不来花笑人。
画舫年年泛蔚蓝,三闾空自放江潭。
声闻鼓角千家尽,影落楼台一镜涵。
渔父醉歌还鼓枻,故人衰暮喜投簪。
荇藻绿不歇,芳湖秋可怜。
天低四野树,日落万山烟。
朗月虚苓榻,疏花明钓船。
苏堤如带束湖心,罗绮新妆照碧浔。
翠幕浅搴怜草色,华筵小簇占花阴。
凌波人渡纤纤玉,促柱筝翻叠叠金。
兰枻折简传羽客,若耶溪里亦鸥群。
茭牵箫管千欢合,水喷龙鳞一笑分。
画舫凝妆迷晓曙,绮台连袂乱晴云。
僧寮一握手,肝胆即相亲。
落漠神情远,疏狂意气真。
雄谈消鄙吝,高度迥风弋。
玉腕摇轻楫,红莲暗绿波。
花深欲无语,棹转忽闻歌。
五月芙蓉浦,花开胜若耶。
若将湖作镜,应照妾如花。
倦将书卷引闲眠,枕上青山几上烟。
午梦似醒醒似梦,湿云如地水如天。
云合云开楼上下,月升月落榻东西。
侧身枕畔低回看,身与雷峰塔顶齐。
湖女二三月,相将戏水涯。
新堤看杨柳,旧堤看桃花。
每忆同游处,凄然起旧怀。
兰舟曾泛泛,春鸟正喈喈。
几访孤山隐,常持净寺斋。
悔寄孤山梅,悔折断桥柳。
两地本无情,郎心那得久。
西陵花深处,旧是情人路。
湖船不出湖,愿欢寻故步。
外湖歌折柳,里湖歌采莲。
闻声不相及,意绪风中传。
渡头人眼众,船开不敢要。
惯知侬泊处,不过西泠桥。
南峰望北峰,如欢又如侬。
何当云雾合,两峰作一重。
三桥当路半,正好与郎期。
湖水原无信,郎来那有时。
新着杏红衫,试骑赭白马。
马骄堤路窄,急为扶侬下。
台榭重新又一时,白头人到莫嫌迟。
歌童近习他州曲,都唱杨花换竹枝。
罗绮香风水面回,翠云如黛镜中开。
繁华景物难双比,直得吴山立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