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连宵待月屡登城,特地遮藏不肯明。


过了佳辰方皎洁,嫦娥何事太无情。

雾失南楼,云低东阁。
枝头不见南飞鹊。
姮娥何事太多情,今宵故误年时约。

万里不自照,清光随雨休。


可堪幽魄死,还似去年秋。


有笛悲遥夜,无人在远楼。

一线天边万里愁,蛾眉流影到孤舟。


孰知更向长安道,不照关山照敝裘。

新春初见月,清影破愁霖。


漾水光犹淡,悬枝树半阴。


远山如画黛,竹院对弹琴。

来此夫何事,淹留起暮愁。


江山邻故国,风雨滞行舟。


白发心多感,他乡月易秋。

出世心如昨,羁尘迹尚初。


深宵闻远笛,孤月照荒庐。


诗句随年老,交情隔势疏。

久雨天初豁,移礅坐晚风。


月无亏皦洁,云不碍虚空。


身老名犹在,官休道岂穷。

喜见中秋,急载酒、登楼邀月。
谁料得、狂风作祟,浮云为孽。
孤负阑干凝望眼,不教宝鉴悬银阙。

残阳犹半谷,片月已临山。


暮色千林起,乡心万里还。


不堪常俯仰,宁有但间关。

明月自不老,古今同一时。


寻常赏心薄,万里清光施。


兹夕反云翳,庭乌亦长悲。

明月如君子,隐见自有时。


顽云巧障之,光耀不得施。


赏心无复乐,对酒翻成悲。

濮上今秋月,于人太有情。


银盘随水涌,素练截江横。


岸阔天犹近,船虚夜自明。

更长不见水精盘,搔首庭除夜向阑。


一气人间清自转,孤光云外好谁看。


关河夜色暗朔漠,楼阁吟魂飞广寒。

待月开筵细雨侵,月来宾去意空深。


未容午夜瞻全璧,先隔微云漏碎金。


万户渐宜归一望,重楼恨不起千寻。

千门却灯烛,久雨爱冰轮。


愁眼开今夕,清光对故人。


更长频侧帽,望极反沾巾。

举杯邀月且留残,覆雨翻云意未阑。


自是阴晴难准拟,莫将怀抱逐悲欢。


灯前白发惊秋半,镜里清光有岁寒。

今年端正月,不见白⽟盘。


封姨约丰隆,苦意相作难。


似疑妒孀娥,婵娟满人间。

去年中秋月,团团上林薮。


文士两三人,竟夕坐相守。


精光浮白空,谁见虾蟆丑。

江静波光练,天空月色孤。


崇林烟外密,远岫霭中无。


流萤依露草,旅雁宿秋蒲。

雨声初静月光来,知有高人独上台。


我亦梦游天柱顶,长歌风动彩云回。

坐看夕殿散凉阴,山霭沉沉紫渐深。


病后逢秋犹有兴,雨馀见月已无心。


风回近浦留帆影,籁静中峰起磬音。

桂花岩下月初来,上尽层楼复上台。


塔畔烟收星错落,城边露下水萦回。

辞家日已远,到县程将近。


是身如蓬梗,飘泊何由定。


石斗浪声齐,月摹人影正。

舟行帆飞驶,夜泊桡暂停。


月出湖水白,云开野山青。


沙平集下鹭,风回约流萤。

扁舟宿江口,露下夜初永。


菰蒲猎猎声,叶飐风不静。


缺月出未高,微波翻碎影。

三月初三夜,溪楼见月生。


云连银汉白,星拱紫垣明。


野寺钟才动,荒村鸡乱鸣。

坐爱清光好,更深不下楼。


不因逢闰月,今夜是中秋。

元宵开此夕,里社始悬灯。


岂识常明照,还当最上层。


清光瞻兔腹,梵语净伽楞。

病发丝丝随叶落,客怀漠漠借船眠。


镜中原著通明我,多事看成彻两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