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眇然方寸神明舍,天下经纶具此中。


每向狂澜观不足,正如有本出无穷。

一笑登临晚,江流接太虚。


自惭云出岫,争讶雨随车。


慷慨十围柳,周回千里鱼。

月冷亭莲秋思深,半池病碧半黄侵。


歌残白苎香犹在,褪尽红衣态不禁。


愧尔渐非初服地,怜予同抱后时心。

我佛如怜国债深,山河大地变黄金。


莲台冷袖兜罗手,半壁尘丝古殿阴。

万山难阻水宾士,地陷东南出百夷。


不信狂澜回不得,西风倚剑独题诗。

书窗映雪时,书声已闻世。


留眼看光风,窗前雪初霁。

古刹云长封,绝顶出云外。


君欲看白云,更上九层刹。

何处柳坛好,柳坛风景多。


弈声动前浦,惊鸥飞渡河。

竹林围翠响,虚室和琴声。


丝已不如竹,风戛自然鸣。

耕陇恐破云,云破成离披。


纵然耕破罢,犹得补山衣。

钓璜不钓月,钓月不钓璜。


夜来得月处,钓丝俱已忘。

且莫渡河去,风吹水倒流。


隔沙人不唤,空老济川舟。

我本望洋客,观澜得小圩。


源头云锁断,山下看何如。

日薄风狞,万里空江,隐隐有声。
旋千旗万棹,一时东指,青山断处,白浪成层。
渐近渐高,可惊可喜,欻作雪峰楼外横。

未合沧溟势不休,喷云啮石几经秋。


雄心戏欲相吞吐,一纵词澜笔下流。

遥知压水创新斋,百里寒声席下来。


准拟杖藜秋夜去,同看月涌烂银堆。

匡庐彭蠡气争雄,一段闲云万顷风。


五老地高俱拱北,九江天远总朝东。


秋期先逐乡心到,眼界聊随野望空。

溽雨江天暗,通宵水气多。


壮心惊岁月,人语隔烟波。


舟楫供高枕,江湖付短蓑。

子曷观乎,维水有澜。


其澜伊何,厥观实难。


我观河江,其量弗殚。

先生高阁水之滨,一秃翁从众主人。


欲说观澜先自愧,况逢收潦更难陈。


霜馀过濑声逾急,日落浮霞景转新。

江头下马俯惊湍,懒把娇娥作意看。
鲸背风烟诗客远,酒边花木醉翁欢。
日斜淮浦渔歌近,秋老吴天雁字寒。
水德灵且长,滔滔向东奔。
忽焉成湍激,洪澜撼深坤。
萦盘势洄洑,汹涌声惊喧。
得闲来访单绣使,上堂只逢双墨君。
小轩雨久长新树,近午风生驱宿云。
更策羸骖寻雪洞,偶看稚子摘池芹。
王业兴家国,人才荐庙堂。
风帘留晷刻,冰鉴照毫芒。
列坐清仪肃,终篇耿论昌。
孟氏观澜有妙方,眼前光景是沧浪。
寥寥此际无人会,白日青天见草堂。
巨灵开辟遗遐观,沙界之濒碧水环。
外国连天疑信里,前山点地有无间。
眼前群有自起灭,心与太空相往还。
柱峰堂下翠纷纷,俯鉴澄源气自芬。
两涧合流元有绪,八风吹水自成文。
沄沄尚想在川上,混混终当放海滨。
秋满东南第一山,古来贤达几登攀。
两城楼阁西风里,八卫旌旗北斗间。
羽扇纶巾君未老,麻衣草座我空闲。
干戈久动阻淮滨,喜得边庭捷报真。
东海鱼虾初入馔,中原桑枣半为薪。
秘卿船未移涡口,左辖军先入寿春。
江西寇盗本王民,正赖诸公为解纷。
使者精忠悬白日,尚书高义抗浮云。
喜传天上旌旗出,肯使山中玉石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