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白马看如练,苏台故是台。
西施当日醉,飞向掌中来。
石级上山堂,梧桐荫曲廊。
朱阑围碧牖,曲曲塔灯光。
野艇居非水,离钩钓新月。
圆时作雪看,雪际云波汩。
客去山花落,客来山鸟飞。
帘内香如线,山僧云补衣。
况侯昔居白云中,爱写纨扇生秋风。
千岩万壑不盈尺,山桥草阁连青枫。
清溪漠漠春流急,苦竹丛深晚烟湿。
群峰俯清川,空谷多白云。
结屋松桂间,放歌麋鹿群。
朝霏散东崦,夕爽浮西轩。
木落水尽千崖枯,隐几嗒焉我丧吾。
万窍怒号任天籁,六藏赅存同蘧庐。
梅花映带雪花白,芳洁足称静坐者。
庭梧昨夜叶有声,鸿雁来宾以秋鸣。
月照怀中万累静,水共长天一色清。
斋头剩有蒲团在,趁此静坐功更倍。
修竹压檐桑四围,郁郁瀼瀼露未曦。
心地清凉夏不扇,南风徐来时动帏。
当暑袗絺谁与侣,洒然自得静坐趣。
山光照槛水绕廊,净几明窗一炷香。
门无剥啄迥尔寂,壁有图书闇然章。
韶光莫放忙里老,人生惟有静坐好。
茅檐晚来雨,东风忽吹晴。
不暖亦不寒,夜气觉自清。
书生澹无事,复恋旧短檠。
竹根碧涧落寒声,竹外双溪抵镜明。
满袖天风吟不彻,坡头直有许多清。
读书曾寄此轩头,官路归来十二秋。
文酒故人无一在,蓬蒿荒径有馀愁。
差池岁月辜金印,憔悴乾坤复布裘。
白日无停运,青云要早图。
寓居邻上士,述作笑潜夫。
案冗书签满,窗明树影孤。
退之宰阳山,暇隙唯读书。
同年大雅姿,文史以为娱。
治剧逾整暇,日与竹素俱。
傍砌看黄奶,临池诵子虚。
顾惭虽耗忘,聊复惜居诸。
屋上两鸲鹆,波间双鲤鱼。
孤榻悬秋夜,端居尘事屏。
帘风度凉气,窗月散晴景。
感兹时物变,悠然发深省。
玉树琼枝照眼明,寒窗披卷梦魂清。
夜来堪与君王对,半部当年致太平。
视草春初静,燃藜夜欲分。
开轩留月影,卷幔动星文。
答客怜方朔,谈奇忆子云。
自筑书台读五车,锦屏千叠护残霞。
何年云雨池中物,终古河山客里家。
松下岩泉犹带墨,风前木笔漫生花。
好在刘真士,家居海上村。
义风今益振,德望老逾尊。
谯国读书裔,吴陵孝友门。
黄鹤山人美如玉,长年爱山看不足。
醉拈秃笔扫秋光,割截匡山云一幅。
诗豪每忆青莲仙,结巢读书长醉眠。
昔人读书松竹林,今之书林乃无竹。
有松无竹何不可,松亦元同借邻烛。
十年人事桑田变,隔舍丁丁斧斤蹙。
远山如蓝近山绿,前门苍松后门竹。
幽人读书栖石根,有客拿舟访溪曲。
白云冉冉落虚窗,清风泠泠散飞瀑。
我性难谐俗,诗书独与亲。
一楼堪累月,万事付诸人。
会意辄忘食,起思如有神。
山人何事爱林居,西陌东阡任所如。
妙思还从个中得,不须象罔索玄珠。
课农课子挟遗编,随处维舟杨柳边。
相逢倘有人相问,不是米家书画船。
兰亭修禊处,爱尔好林泉。
闭户不曾出,读书浑少眠。
青山秋气蚤,绿树午阴圆。
野老读书溪水南,浑如杜甫百花潭。
安得仙人来七七,且从禅客语三三。
山多秋雨都荒菊,树著新霜未熟柑。
云林曾榻处,数里到君家。
松结千年顶,梅留二月花。
情知资浩博,力欲谢浮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