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蹇驴破帽,知是几度寻春,山南山北。
惆怅亭荒仙远,苔枝空绿。
村醪正熟。

交花煜煜露生香,一味清来浣我肠。


文字语言今落去,聊吹别调作醒狂。

不御铅华别是花,丰神高洁自成家。


含章不解春风意,犹倚残妆隔绛纱。

万山春到直丛丛,谁省东皇有化功。


生意溶溶呈露处,看随葵麦荡摇风。

吟成亟取夜钟敲,淡月笼窗昏晓交。


真态莫将形色看,当如相马得蒲梢。

每对梅花辄解颜,瑶林孤绝迥难攀。


拟将和靖横枝句,搂入离骚大小山。

青蒲翠草望秋零,乱絮迷春困不醒。


林下水边时一见,对人应是眼中青。

衣分冰洁佩琼瑰,笑敛溪头月下杯。


岁晏得朋真乐在,不须青女作行媒。

素肌香骨水为寒,曲树斜枝木作酸。


百匝绕花看未足,庭空参斗夜阑干。

世外佳人幼妇辞,爱春移入背阴枝。


鼙婆进奏玉莲锁,云子劝延金屈卮。


世事尽他无究论,醉怀原自有开时。

雪月云烟件件宜,骚人墨客费寻思。


怕渠因得逋仙句,不要人言半字诗。

我赋梅花逼古人,人疑和靖是前身。


只思长向花前醉,不厌闲来树下频。


俗眼但知夸洁白,老怀端是爱清真。

一枝三四,弄疏英秀色,特地生寒。
刻楮三年,谩夸煮石成丹。
梨花带雨难并,似玉妃、寂寞微潸。
浮云无定,任春风万点,吹上寒枝。
砌外珑璁,暗香夜透帘帏。
闲情最宜酒伴,胜黄昏、冷月清溪。
寒梅独笑野人扉,只有春风许自知。
蜡屐追芳输我辈,着鞭持酒记他时。
白霓行处玉妃从,明月光中宝璐垂。
洞府瑶池,多是见、桃红满地。
君试问、江海清绝,因何抛弃。
仙境常如二三月,此花不受春风醉。
唐宋诸公,谁道得、梅花亲切。
到和靖、先生诗出,古人俱拙。
写照乍分清浅水,传神初付黄昏月。
素妃勇作探春行,红紫踌躇不及争。
万物莫移天性淡,一毫无累世缘轻。
雪霜得伴成三白,松竹为群免独清。
作意偷春破队行,横翔捷出不容争。
窗前纳月神光白,水上乘风縠漏轻。
违物行归廉士洁,傲时身中圣人清。
万物丛中要独行,荣枯不爱与时争。
翛翛水性云情重,栩栩仙风道骨轻。
饭颗一时工部瘦,首阳千古伯夷清。
坤元分气谓无间,南崖北崖才尺寸。
地寒地暖差之半,乾元分气谓无颇。
南枝北枝能几何,春早春迟差尔多。
奇绝生春五出花,僧居著此境尤嘉。
一方寒月浸清影,几度春风生素华。
何必江头千树暗,未如屋角数枝斜。
青鞋不踏孤山路,辜负逋花今几度。
那知别有姑射居,众谓孤山未必如。
夙昔名传尤愿见,渴想此仙难觌面。
伐竹为筇共我长,不烦绳削自然方。
端形只是生来少,直节谁怜老干刚。
拄过苍苔窥鸟迹,踏残黄叶出羊肠。
绿竹新栽节节方,老年与尔共行藏。
游山鹿豕休相讶,倚壁蛟龙恐欲翔。
不用虚心随石转,自来直干拂云长。
携得南枝拄白云,天寒时复出柴门。
交头共倚春风力,到手还疑夜月痕。
禹庙星霜空自化,葛陂雷雨未应存。
剪得孤山最旧枝,老年筋力赖扶持。
雪中拄去馀香在,月下携来瘦影随。
生长冰霜怜硬骨,摩挲苔藓露苍皮。
疏澹合孤栖,高人自品题。
乍看台影渺,留伴月痕低。
绝岭寻常见,前村咫尺迷。
积冻满孤山,昨夜竹桥折。
流水疏篱间,佳人自幽绝。
青青林际松,娟娟岭半月。
浓霜轻雪妒清华,暖日烘时只见花。
天意似怜尘世界,故将茅舍换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