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石叠蛮云,廊栖素雪,锁愁庭院苔綦涩。
无人只有暮钟来,定中微叩春消息。


冷雾封香,绀霞迷色,慵妆消泪谁能惜。

飘接梅魂,落先絮舞,缤纷万点桃花雨。
斜阳影里不胜红,沉沉梦与斜阳去。


前度刘郎,去年崔护,伤心等是无凭据。

水映疏帘,花围密坐,雨声一阵蕉窗过。
篝灯四壁散琴书,冰盘小榻陈瓜果。


怪鸟惊啼,飘萤湿堕,栀香荷气纷重裹。

蠹蚀蛮笺,图穷锦字,秋新一叶惊憔悴。
回肠转处是逃禅,重重洗尽年时意。


鴂妒芳销,春随恨逝,牵怀翻怯音书至。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
暗香院落梅开后。
无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官桥柳。

芳气霏微,薄衣料峭。
何人正倚桃花笑。
流红不出武陵溪,这回空与春风到。

粟玉玲珑,雍酥浮动。
芳跗染得胭脂重。
风前兰麝作香寒,枝头烟雪和春冻。

碧树阴圆,绿阶露满。
金波潋滟堆瑶盏。
行云会事不飞来,长空一片琉璃浅。

阶影红迟,柳苞黄遍。
纤云弄日阴晴半。
重帘不卷篆香横,小花初破春丛浅。

景泮冰檐,情回瑶草。
副能守得春来到。
管曾独自索春怜,而今觑著东风笑。

映竹幽妍,临池娟靓。
芳苞先暖香初娠。
南枝微弄雪精神,东君早寄春音信。

天质婵娟,妆光荡漾。
御酥做出花模样。
夭桃繁杏本妖妍,文鸳彩凤能偎傍。

悴叶零愁,清香入绣。
王孙桂小涂黄就。
画帘日影上银钩,松风一枕消清昼。

细剪胭脂,轻含茜露。
芳菲百日浓辉聚。
红妆懒去斗春妍,薰风独据珊瑚树。

昨夜疏风,今朝细雨。
做成满地和烟絮。
花开若使不须春,年年何必春来住。

意怯花笺,心慵绣谱。
送春总是无情绪。
多情芳草带愁来,无情燕子衔春去。

檐畔梅残,堤边柳细。
暖风先送游人意。
流莺犹未弄歌声,海棠欲点胭脂醉。

枝上香残,树头花褪。
纷纷共作春归恨。
十年客梦未曾醒,子规莫诉长离闷。

玉琢娉婷,津含旖旎。
青丝细绾双鸳尾。
当时一寸暗同心,临岐总结秋波内。

雀舫迎花,骊尊倚树。
啼莺无计留人住,满江春水是恩波,离心争逐轻帆去。


古驿分携,晴沙细语。

醉鹤幽怀,品鸾凄调。
青袍旧泪知多少。
梦回谁倚十三楼,斜阳满地空秋草。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
红英落尽青梅小。
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钗凤摇金,髻螺分翠。
铢衣稳束宫腰细。
绿柔红小不禁风,海棠无力贪春睡。

沈水销红,屏山掩素。
锁窗醉枕惊眠处。
芰荷香里散秋风,芭蕉叶上鸣秋雨。

霭霭朝云,矜春态度。
楚宫梦断寻无路。
欲将尊酒遣新愁,谁知引到愁深处。

萱草栏干,榴花庭院。
悄无人语重帘卷。
屏山掩梦不多时,斜风雨细江南岸。

衰柳残荷,长山远水。
扁舟荡漾烟波里。
离杯莫厌百分斟,船头转便三千里。

柳暗重门,花深小院。
盆池昨夜新荷卷。
银床斜倚小屏风,吴波澄淡春山远。

骂女嗔男,呼奴喝爪。
新来司户多心躁。
家中幸自好熙熙,眉儿皱著乾烦恼。

醉捻黄花,笑持白羽。
秋江绿涨迷平楚。
燕鸿曾寄去年书,汉皋不记来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