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客子游吴中,步上姑苏台。


是日天雨土,四面集坌埃。


微明日漏出,半朗风吹开。

人意歌声欲度春。
春容温暖胜于人。
劝君一醉酒如渑。

青山迢递海门东,目断长年一夜中。


人在水云闲岁月,梦随梅柳入春风。


半龛灯火光无际,万里关河望欲穷。

一回风雨便淋漓,数十残僧面面窥。


大地江山同逆旅,不妨权且作船居。

中原陷贼百城没,龙驭天旋守一江。

恢复未逾衣带水,功名惭有碧油幢。

痛无雁信来沙漠,愁觉梅风到夜窗。

鸦背闪晴天,轻明紫翠烟。


年将人老大,形与影周旋。


鸟语催晨枕,梅花照夜编。

怀师又在大关东,朔气山光一夜中。


残梦不离三峡寺,闲情偏逐五更风。


年来善病心如死,日抱寒愁道未穷。

经宿玄云合,飞铅遍霎时。


座间银海晃,天上玉龙知。


肸蚃忱无间,菑畲稔有期。

民力东南竭,宁堪岁荐荒。


隐忧惭肉食,虔祷合鹓行。


归路风犹劲,瞻天色更苍。

迟日条风散晓寒,东郊迎气转仙坛。
城边雪送青旗色,天上春开白玉盘。
细草乍侵宫路发,归鸿欲傍苑云看。
清霜涂峻坂,晚日下西岑。
客舍黄花满,关门红叶深。
亲朋九日饮,乡土百年心。
燕郊载酒日,汉殿佩萸时。
强赴重阳会,元无三径资。
寒城淡古木,返景透疏篱。
秋月正宜看,秋城夜未阑。
闺人张宴待,稚子卷帘欢。
东壁蟾光入,中庭练影寒。
元会衣冠岁又逢,梦回犹听景阳钟。
彤楼日影三千丈,紫禁烟花一万重。
谒者催班趋北阙,词臣握管颂东封。
去年长至。
带病篮舆来帝里。
回首吴云。
举目云山要自迷,千门万户鞠蒿藜。
数州城郭藏寒树,况复时闻乌夜啼。
伊昔中山胜事赊,初当三五便开花。
君能选色沉醉倒,我自伤心深感嗟。
聚散十年逢节序,穷通百态各天涯。
腊月今年只今夕,春风明日是明年。
狂歌把酒屠苏地,醉眼看梅雾淞天。
碧玉千壶喧坐次,红牙六博斗飞钱。
五十年前事。
想当初、我才六岁,师年廿四。
正值残清将亡日,革命萌芽伊始。
乌藤矫矫长七尺,当时与尔初相得。
瞿昙倒退愁弥勒,共夸有眼明如日。
今来绝域支冰雪,狮子昼眠狐跳立。
辽东何以送残年,自汲寒泉奠昔贤。
子庆挂冠甘永遁,幼安坐榻久将穿。
幸馀坑烬分僧钵,不少山癯问法筵。
冷山流递几经年,此日看身益惘然。
瓶钵无心随积雪,松楸有恨抱终天。
裂裾欲续西征记,破帽长歌正气篇。
只因生长在辽东,谁是无乡老此中。
今夜尽勾积岁念,明朝须发向西风。
哭犹有泪情非至,吟到无题诗亦穷。
鸡声云集礼金仙,一搭袈裟泪独涟。
六载雪山馀业在,五家灯火极边传。
疏星落落天将曙,宿雾重重日渐圆。
罗浮之山多蒿莱,山上还留说法台。
锦绣凋残玉女哀,村底无人空落梅。
铁桥流水尚潆回,白云一出不复来。
父母生儿不得守山丘,死者已矣生者流。
松楸日冷风飕飕,石人空立麋鹿游。
昔烦朝使丰碑留,煌煌天语题上头。
有弟有弟字耳叔,少年多病耽幽谷。
孝廉船覆青衫泥,三人惟尔守孤独。
黄沙杳杳望兄回,日暮走向荒城哭。
有姊有姊夫早撇,手持木槵剪玄发。
诸妹零星俱夭折,最小尚馀安得活。
忆我出门姊幽咽,忽闻姊死心割裂。
罪夫罪夫胡不死,百千捶楚馀头趾。
乡国遥遥一万里,中有蔓棘及弧矢。
骨肉丧尽不得归,远碛苍茫大风起。
我本渔樵东海边,脚踏云头歌扣舷。
数载偶承金马诏,朝衣蹈舞丹墀前。
三十六簴列两序,黄钟大镛俨在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