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七年五过徐城县,自笑皇皇此世间。


安得身如仓庾氏,一官能到子孙闲。

词客真同河朔游,主人偏解孟公留。


高城雨过凉生席,残夜花明月满楼。


紫玉行杯弹出塞,红牙催拍按伊州。

芒砀云深千堞愁,长城脉绝万年筹。


英雄尽起无亡鹿,富贵归来有沐猴。


大泽龙蛇春并斗,中天日月晚双流。

丹崖软草藉金铺,翠壁繁花带绮疏。


忽睹渔舟穿薜荔,才知魏阙有江湖。


枝头鸟语听仍失,竹里云生看却无。

主人如解子猷来,三径春风许暂开。


百种花名斗金谷,半空松势压徂徕。


飞觞倒入冰壶影,访迹徐披石鼓苔。

城处无远瞩,念君亭馆幽。


窥帘竹色动,隐几松阴流。


道书久不读,清言时一酬。

百战悲丰沛,群雄问草莱。


斩蛇留大泽,戏马失高台。


山向彭城出,云从泗水来。

竹门寒旭凤城隈,春气潜浮地底灰。


世路十年长不定,客怀此日更难开。


天边梅柳垂垂发,岁暮阴阳冉冉催。

长安六月半云雨,孺子轩窗清杳然。


炎暑未能侵此地,虚无只拟对江天。


花边冉冉轻雷映,竹里微微夕景悬。

同异苔岑又十年,久拚世法与周旋。


人间独傲俱馀子,海内相知只数贤。


晨夕何甘心外迹,古今谁是踵如肩。

触热相烦度午烟,同人不速乃翩翩。


微勤问业归文酒,即事求心寄石泉。


美酝三升方计日,冰壶一片已千年。

数言全母出真诚,兼善无妨见父明。


惭愧听听国多妒,祠前三叹绕阶行。

稚年孝友自天成,达变全经孰与能?


放眼直从千古看,重华经变可同称。

孝心一念亦无多,德行三千擅首科。

款段春风里,频游兴独狂。


抽毫寻孝穆,卧榻对元方。


云似飞天姥,霞疑挂石梁。

匆匆禊兰过了,恼天涯倦旅。
碧桃谢、千点残霞,半逐溪水东去。
小莺唤、双柑荐酒,嫣红近在热明路。

使旌又向彭城过,细柳薰风旧路蹊。


舟棹下洪湍水恶,仆夫牵缆和歌齐。


沐猴人去遗墟在,放鹤亭空落日低。

溪山高下绿参差,终日清风慰所思。


何不并携安石妓,却须一过习家池。


桐孙转影随朱槛,莲子吹香入酒卮。

潦退水痕山树腰,苍生鱼鳖又枯焦。


黄楼太守能知否,厄运重逢第几遭。

书寄彭城雁已还,春风先到秣陵关。


梦中不记黄楼上,万里天涯一片山。

此日故人少,千秋大雅难。


吾曹鸡肋在,世事马蹄看。


夜漏篝灯久,春盘佐酒寒。

河流汩汩如泾水,浊浪崩腾疾驰驶。
一石中胶数斗泥,舟客居民皆饮此。
黄河不复行故道,下注清淮通海涘。
久约归吴弄钓舟,海天羁思复悠悠。
谁知树底春生月,独坐人间地尽头。
粉壁旧题分藓读,瓦罂新酒接花篘。
回塘分越水,古树积吴烟。
扫竹催铺席,垂萝待系船。
鸟窥新罅栗,龟上半攲莲。
扶舆蹋残照,怀人度青林。
一笑得二妙,坐看西月沉。
短烛摇古碧,华樽湛芳斟。
晶晶波烟阔,阴阴竹树寒。
庖人扇鲑脯,小史箧衣冠。
欲别频为约,斯游岂意阑。
老入欢娱地,谁能让少年。
向来辞急盏,今夕趁繁弦。
坐密宫商切,情忘笑语颠。
面北层轩敞,携尊对断涯。
暮云栖睥睨,秋水没蒹葭。
复道传鲭鲊,回屏隐琵琶。
林梢眇眇堕斜晖,剥啄还来扣隐扉。
门巷劣容居士屩,尘埃不到野人衣。
恰当夜甑黄粱熟,盛供春山紫蕨肥。
只着南冠不著缨,掉头防我问功名。
数椽茅屋有时漏,一垡野田无具耕。
酒地定能容胜践,墨畦终拟过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