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乙丑越洞庭,丙寅渡青草。


似为神所怜,雪上日杲杲。


我虽贫至骨,犹胜杜陵老。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帆挂狂风起,茫茫既往时。


波涛如未息,舟楫亦堪疑。


旅雁投孤岛,长天下四维。

城头鸡一号,浩荡风脚回。


篙师起相呼,牵帆上高桅。


我亦推枕听,波浪声轰豗。

我家本住长安陌,泾渭交流出坐隅。


须信宦游皆有地,十年四过洞庭湖。

征帆初挂酒初酣,暮景离情两不堪。


千里晚霞云梦北,一洲霜橘洞庭南。


溪风送雨过秋寺,涧石惊龙落夜潭。

年来羁旅不知还,又过湘阴第几湾。


一片白烟连七泽,四围碧水动君山。


天分吴楚浮沉外,人在乾坤隐跃间。

张公洞主寄书来,分付闲云老石苔。


莫放俗尘轻点污,祗容诗客暂裴回。


巢松白鹤将为马,夹道红桃倘可媒。

洞庭波浪接青天,渺渺帆樯上计船。


万里客程何日尽,一宵江月向人圆。


桥题驷马名先至,风遇鸿毛势沛然。

浪高风力大,挂席亦言迟。
及到堪忧处,争如未济时。


鱼龙侵莫测,雷雨动须疑。

朝来四境宿云披,渐放扁舟入渺弥。
漠漠衣襟凌水雾,悠悠帘幕挂天丝。
波平自喜看书稳,风软翻愁出险迟。
杳杳湖天极目中,波光日暮两陶镕。
舟离庙步湾环水,帆指东山缥缈峰。
昔日南征期饮马,今朝北去想骑龙。
北风投晓渐雄豪,椎鼓车帆十丈高。
枕底洞庭三百里,卧听天乐响丛嘈。
半掩船篷天淡明,飞帆已背岳阳城。
飘然一叶乘空度,卧听银潢泻月声。
南津瀺灂夜风微,投晓湖灵更发机。
想像虚空闻帝乐,逡巡波浪匝天围。
三湘路指平芜转,两舸帆争白鸟飞。
两湖绵亘连千里,万古苍梧说二妃。
最羡巴童并蜀客,饱看日月去还归。
欲谈旧事恐悽然,谁遣奇观堕我前。
鹜阵万屯湖为黑,冰须千尺水皆悬。
无多风色似天相,阿那人家疑地仙。
惊波常不定,半日鬓堪斑。
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鸟高恒畏坠,帆远却如闲。
笙歌只解闹花天,谁是敲冰掉小船。
为觅潇湘幽隐处,夜深载月听鸣泉。
江豚出没湖水腥,寒泽嗈嗈凫雁鸣。
舟人候风五两正,蛋子捕鱼舴艋轻。
衡湘南去几千里,吴楚东来多少程。
早凉催雨渡湘波,重见湖阴旧薜萝。
风月至今仍跌宕,江山如我总蹉跎。
孤城莽莽愁心叠,野日荒荒落雁多。
狂飙搅惊尘,□□□□□。
支生强我游,华构忽在暇。
入门已□□,□□□且况。
白沙隐隐见金鳌,殿阁凭虚结构牢。
天水浑融浮太极,神人幽显隔秋毫。
龙堂深閟灵栖冷,象纬低垂客枕高。
洞庭午前湖水平,洞庭午后风浪生。
片帆出没树叶小,一身恍惚鸿毛轻。
浮云黯黯结新暝,白日杲杲笼微晴。
日落君山暮,秋风过洞庭。
一官身外物,千里客中情。
北望乡关远,南来旅雁鸣。
浩渺注横流,千潭合万湫。
半洪侵楚翼,一汊属吴头。
动轴当新霁,漫空正仲秋。
南北占星日,相随任远飘。
舆图沦浩荡,舟楫变昏朝。
雁力翻风尽,蛟宫隐浪遥。
千尺银山屹嵩华,浪涌云屯天一罅。
榜舟夜傍鼋鼍窟,杖藜晓入鸡豚社。
处处人家橘柚垂,竹篱茅屋青黄亚。
社风吹雨楚江晴,舟叶轻飞过洞庭。
万里湖天天外水,君山一点望中青。
洞庭波面忽如雷,万斛楼船舞一杯。
为报冯夷莫相吓,尽曾经着暴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