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欹帆侧柂岭边归,重过东坡叩竹扉。


床坐凝尘风自扫,江山无主燕空飞。


门前桃李添新径,井畔梧桐长旧围。

背城临水冷官衙,立石当门处士家。


细雨登舟闲半日,晴江移棹过三叉。


一窗山色藤萝月,满地春风豆蔻花。

三日离家客,悠然觉路长。


梅花十里眼,竹叶一杯肠。


诗思贪佳境,眉头忆故乡。

入谷崎岖十里程,更崎岖处见沙坑。


幼儿曾寄流鸿影,老我难忘舐犊情。


后日早知为死别,当时寸步亦同行。

晓雨才收数点轻,江云未放十分晴。


舟行曲港难为纤,峰有佳山莫问程。

河流曲折二十里,过了黄山始直东。


今日卸船须得早,鄮峰已在眼花中。

一瞬成陈迹,乾坤大转轮。


江山非属我,风月偶随人。


乘兴骑孤鹤,毋劳吊逐臣。

乘舟能犯斗,倚槛亦摩霄。


道士如相遇,飞仙或可招。


台高堪抱月,夜静忆吹箫。

昔人浮一叶,我辈上层台。


斗酒兼鱼至,东山送月来。


雄风催作赋,霜气避传杯。

三分堪一笑,两赋足千秋。


成败浑如梦,山川尚带愁。


潮来疑战鼓,叶落想残舟。

洪流吞绝壁,危堞挂长虹。


一睹江山丽,方知词赋工。


野烟低晚照,旧恨问东风。

当年自无营,千古如识面。


安用金石坚,始知仪秦贱。


晓行襄江滨,残月堕西堰。

河堤石表古来存,知为谁家守墓门。


旧冢已墟人世换,年年乌鸟当儿孙。

初气战洪蒙,寒霜凛冽中。


渡河方数里,此岸不同风。


草短蹄痕绉,空长眼力穷。

已尽江南路,黄河带月过。


客心愁地阔,风力入霜多。


日色依山澹,鸿声怯冻和。

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
经天亘地,滔滔流出,昆仑东北。
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
远别谁传万古悲,乱篁秋草不胜思。
湘江日暮行难进,空使愁云满九疑。
烟雨初消苦竹幽,鹧鸪啼破碧云愁。
黄陵庙口西风急,不觉潇湘瑶草秋。
重过闾巷景萧然,蔓草疏花感昔年。
白社犹悬高士榻,青山新筑广文阡。
墨池久涸苔生砚,玄室长扃土翳毡。
行到山中日已昏,一声寒犬出孤村。
青苔满地无人迹,风落残花闭洞门。
尘编寥落千秋事,野客停舟问隐居。
烟月高名兴汉后,风云远略避秦馀。
赤松仙子依丹室,黄石山精护素书。
飞盖霁色新,爽气来青嶂。
行行见洪河,洪河流汤汤。
津吏向我言,夜雨添新涨。
共道梦非真,谁知醒复伪。
飞升羡吕公,亦是梦中事。
枕中天地宽,梦里年光速。
车帷且勿卷,吾愧见卢公。
广陌争驰骋,安知非枕中。
怜君却扫久,为我开清尊。
一见生狂态,相酬多谑音。
雨凉轻酒力,秋逼搅诗魂。
云窍日光红散缕,山根雾气白浮烟。
黄州地暖如春半,不道今朝腊月天。
路当溪口净无沙,正及前朝孝子家。
石表旧阡存劫火,树围新庙锁烟霞。
遗芳焯焯青编在,世事悠悠白日斜。
迢迢石径入林端,未到黄茅力已殚。
鸟啄亦愁泥滑滑,雨声如竞雪漫漫。
剡溪兴尽真须返,蜀道歌成未是难。
湖乐镇下更未阑,黄木岭头山火寒。
峰腰霜满一尺径,涧底风生千仞滩。
归心急喜到家好,侧足方知行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