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一幅轻纱老秃翁,半帘疏雨著东风。


长条柳伴短条舞,深色桃欺浅色红。


愁思但知嫌酒薄,客情终不似春浓。

越罗初欲替茸裘,二月轻寒比麦秋。


潘老凋疏空惜鬓,庾郎憔悴不禁愁。


催归燕子春何限,落尽桃花雨未休。

旧游兰若尽英才,坐上高谈亦壮哉。


老去语音虽记忆,众中容貌各惊猜。


津亭夜雨故人少,樽酒灯花乡信来。

使君元自锦官来,百丈重寻滟滪回。


化阅行年如伯玉,心成全德过王骀。


把麾政尔人生贵,持橐终期间世才。

神武门头厌世尘,挂冠天地许沈沦。


彭篯久矣君前代,子晋那应我后身。


白石两堪贫岁计,碧云孤忆赏心人。

台阁频年秉化钧,俱将谟训比丝纶。


鸿逵夙表仪端羽,骊海偏婴颔下鳞。


两诏中兴光日月,千秋顾命见君臣。

伤心万事一身孤,名尽犹堪借子无。


任使暗投毋按剑,那能逆旅便酬珠。


将苞日彩终巢阁,欲血霜啼好过都。

今年今月有虞世,此日此时生甫辰。


世间甲子粗已足,历尾支干仍换新。


诗书馥郁见三代,骨肉都卢完十人。

娄江西接五湖涛,别鹢穿云望眼劳。


但使鸱夷心事足,母论麟阁姓名高。


安期自有仙人枣,冶子何烦大相桃。

将星初傍女牛乡,与剔青灯秋夜长。


岭海归装无薏苡,蓟门遗爱有甘棠。


从他贝锦时催织,未必良弓便可藏。

代有尚书能识履,里多乔木总推林。


传来凤羽寻常物,别采龙唇大始音。


小语时时霏屑玉,新编字字比南金。

十年裘马自从容,肝胆中原惜未逢。


倦后蓬蒿寻仲蔚,见来湖海失元龙。


青山半入囊中草,明月长寒匣里锋。

二月已破梅始开,千枝万枝白毰毸。


初疑雪压罗浮小,忽忆寒从陇首来。


素腕不禁愁里笛,玉颜偏爱掌中杯。

还朝禹年并,驰传汉恩深。


雨露园陵色,冰霜使者心。


卧馀江畔辙,颂有郢中音。

别情羁思共何如,迢递乡山梦有馀。


仙井碧泉思旧业,客庭芳草对离居。


关河夜笛鸿飞外,海国春帆雪霁初。

化成烟磬晚微微,何事同心也负期。


双树焚香栖鸟定,空山对酒白云随。


风飘仙梵清机远,月隐禅枝夜坐迟。

万峰天竺杪,丈室寄禅心。


野鹤经秋卧,山猿彻夜吟。


稻香云碓远,花影石坛深。

为叩西方刹,因停北上槎。


金身悬宝树,玉髻涌瑶花。


梦已清圆觉,心将悟法华。

拥坐黄花照别筵,西风无赖木兰船。


千人楚国回高倡,一士成都抱太玄。


叔度经旬贪晤语,渊源少日慰周旋。

面壁传衣事已陈,孤云寥落傍风尘。


青萍万里长为客,彩笔三朝未授人。


把臂垆头倾海岱,持螯天末动星辰。

乍释青衫赋远游,翩翩文彩跨登楼。


踌躇易水新交定,濩落夷门故老留。


寸管乾坤才欲尽,双灯湖海话难酬。

落木萧萧夜过从,青灯明灭照芙蓉。


櫜鞬骤觉中原尽,旗鼓俄惊上国逢。


雾拥双龙悬碣石,风驰驷马到临邛。

偶入清凉界,同探大小乘。


北宗仍事秀,南法已传能。


苔远连深竹,花疏坠古藤。

双林曾授记,百丈近安禅。


洞古频栖鹘,峰高欲坠鸢。


秋灯云阁外,晚磬雪房前。

为楼依北固,舍宅望西江。


竹远通金磬,杉高并石幢。


龙归云压栋,蜃起月沈窗。

净乐传尊者,真如卧法王。


池幽菱芡熟,殿古芰荷香。


一钵擎秋雨,三衣挂夕阳。

十里华严界,重来雪未消。


钟声寒殿出,塔影夜池摇。


桂树萦阶发,藤花拂座飘。

一褐闭禅关,孤云尽日闲。


来从身毒国,买断沃洲山。


白象鸣銮去,青狮护驾还。

香炉峰外路,云日昼凄凄。


飞瀑当楼满,寒山入座低。


潭心龙女出,塔杪雁王栖。

辞家来北岳,结社向南屏。


夙擅降龙诀,新传相鹤经。


推敲临野烧,饮啄闭山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