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山深众喧寂,而有太古风。


西南起高楼,居者恬以冲。


笑傲浮云上,俯视沧海东。

脚蹴南楼咫尺间,手摩八咏境全悭。


东西合抱两溪水,远近平分千里山。


但见孤鸿渺天际,更无野马隘人寰。

策杖探幽胜,同登况二难。


江山双极目,宇宙一凭栏。


春色啼莺破,孤城拥浪寒。

寒塘已自清,凉雨昨夜洗。


晓看岸上花,尽插碧波底。

森森万条玉,袅袅一溪烟。


赠君谢客句,绿筱媚清涟。

籓篱不复设,门户洞然开。


闲窗无俗物,应只有云来。

调高尝寡和,境绝每无邻。


持留一席地,安顿世间人。

凉雨蹴春波,曲曲随堤转。


时泛桃花来,不知源近远。

翩翩青鸟使,来往寄瑶华。


传书问西母,桃作几时花。

蛇蚹与蜩翼,觉有待为烦。


吾爱柴桑老,能为神释言。

凉飙袭庭越,如闻金石响。


知君有新句,题在木叶上。

长安不可见,但见暮云浮。


因君北望处,动我江湖忧。

子期不复作,雅曲谁与耳。


借君膝上琴,发我山水志。

凉籁晚飕飕,烟云一飒收。


纵予万里目,登君百尺楼。

悠然遐想太虚宽,拄杖登高未觉难。
云罩钟山松影暗,月临淮水夜光寒。
九霄雨露阶前落,万叠楼台槛下观。
游莫羡天池鹏,归莫问辽东鹤。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请君得酒勿少留,为我痛酌王家能远之高楼。
霜天晓日鉴中新,眼力由来未见真。
万古茫茫一尘迹,碧山无际水无垠。
凭虚瞰碧与云浮,只有闲身尽日留。
更拟梦回还独上,来看残夜水明楼。
表里江山面面来,秋风此日偶徘徊。
尘埃阅尽心如鉴,一到江楼眼为开。
心远目难尽,境须诗与论。
风樯谁客艇,烟树某家村。
野草春千古,江天月一痕。
瘴雨弥旬快作晴,小山香馥晚风清。
高秋幕府闲书檄,落日江山拥旆旌。
形势自应专一面,关河犹未息交枰。
明远楼头咏碧霞,关心节序属昭华。
即看燕谷冰霜地,会赏春明烂漫花。
昼永苑云萦槛细,天空奎斗拂檐斜。
突兀高楼倚太霞,重来登眺感年华。
泥融紫陌将飞燕,寒勒青林未着花。
阊阖九天当殿直,笙歌万井夹城斜。
徙倚层楼眺晚霞,奎光午夜映文华。
薄寒犹见燕台雪,微雨将催内苑花。
云气荡胸扶日上,雁行决眦度空斜。
巀嶪飞楼俯夕烟,招携吾党一开筵。
感时客有悲秋赋,揽胜人同入洛年。
指点河山分槛外,笑谈星斗落檐前。
闻道危楼架泬寥,楼前物色不萧条。
窗临谢傅祠边树,门对曹娥渡口潮。
解使诗人争应接,也知老子极风标。
凭高一望遍遐陬,览胜真宜陟此楼。
官里簿书无暇日,檐前鸿雁见初秋。
闾阎习朴居何陋,蛮獠风淳古可俦。
斜阳波底湿微红。
朱栏翠袖倚轻风。
平平山色有无中。
寒日孤城特地红。
瘦藤扶我上西风。
一川平远画图中。
叠巇砌蓝,峭岑镵碧,飞楼缥缈云路。
浩歌携谢屐,远蹑卢敖步。
危楯玲珑漫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