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骥足风尘一展开,士元何啻治中才。


劳如晋鄙阳城在,清自关西伯起来。


书考适逢龙虎榜,送行还上凤凰台。

峨峨嵩高山,泱泱洛川水。


山有柏与松,水有鲂与鲤。


之人蕴奇抱,一出宰百里。

幕府才名远近传,督储来到五云边。


尊前未尽陈遵兴,江上俄回扬子船。


壁水论交思旧雨,薇垣寓直忆当年。

把酒立离亭,柳色正青青。


君逐衡阳雁,迢迢过洞庭。

郡在灵南山秀中,筼筜绕舍翠阴浓。


清贫太守庖无肉,春雨犹能赦箨龙。

上苑琅玕高百尺,天恩浩荡饱曾沾。


一枝带得銮坡雨,洒向南州散酷炎。

天上清卿写竹工,分明淇澳雨中丛。


赠君去作鄣城守,德业期同卫武公。

南闱较艺辟贤关,鏖战文场捧檄还。


琼宴醉酣花婀娜,亲庭归舞锦斓斑。


朝云暮雨江南景,员峤方壶海上山。

汉代李元礼,江左管夷吾。
英姿雅望,凛凛玉立冠中都。
礧磈胸中千丈,不肯低回青禁,引去卧江湖。

故人酒尽横江上,薄暮云消碧海东。


此去江湖万馀里,封姨莫助石尤风。

江绕青山山绕城,清溪古柳拂波平。


河桥到处飘青幔,多少依依挽客情。

妙龄壁水兴何穷,投笔幡然定远功。


宝仗初依金碧辂,铁鞭闲静海连风。


萱堂归去椒觞近,珠佩收来汉月空。

中郎宜有后,馀庆在孙枝。


学术堪时用,公卿半已知。


五行人鲜俪,四字格尤奇。

曾携佳句使淮隅,离合差池二纪馀。


旋见豸冠三院贵,晚陪丹地一台居。


涪城又领铜鱼契,锦里先驰驷马车。

花外晴云飘白纻,匣中秋水卧苍龙。


扬帆直破西山雨,把酒先招五老峰。


胜地登临增感慨,昔贤出处每从容。

三月江南湖水平,周郎理棹旧知津。


古来多附青云士,秋浦今看白玉人。


燕子拂波江驿晓,杨花扑面柂楼春。

江头雨意湿宾鸿,千里东瓯浙最东。


碧树渔矶山水窟,朱衣象笏簿书丛。


吾民又遇时更化,此地今闻岁屡丰。

晓日都门送客行,燕山秦树总关情。


三春故国悬归梦,六月长淮下使旌。


燕子飞飞山雨急,稻花细细五风清。

长安三月共鸣珂,又见輶轩向潞河。


草色千村梅雨暗,蝉声两岸麦风和。


倚门正惬清秋望,负弩重看故里过。

燕山楚泽共微茫,细雨春帆度汉阳。


好向鳣堂理吟卷,竟陵东渚即沧浪。

斯文周茂叔,清节汉严陵。


风月还谁共,云山思独凝。


道依家学重,教并郡贤兴。

□崖南涉□中洲,此去传经是胜游。


月映珠光浑有泪,云连蜃气总成楼。


莫言土俗兼黎獠,会使儒风变鲁邹。

几年宪部总刑章,此日朝天促去装。


只以宽仁辅尧舜,肯为刻覈事申商。


九重入觐当清晓,一叶惊秋送早凉。

秋台司寇老尚书,满绩今看觐玉除。


白鹭洲边扬去舫,苍龙阙下整朝裾。


上卿雅称三台列,元德偏宜八座居。

弼教南台正五刑,满腔春意蔼仁声。


紫苔翳雨封嘉石,绿柳凝烟绕贯城。


已建于门容驷马,还闻郑履进孤卿。

冥鸿风便偶高骞,路阻云程尺五天。


故国迢遥足归梦,礼罗疏阔竟遗贤。


莫言张翰莼偏美,须信相如璧自全。

连日南风吹火云,邮亭对酒惜分群。


十年玉署膺天宠,两地青藜照夜分。


鹭渚平芜烟冉冉,龙潭流水晚沄沄。

两旬聚首长安馆,席暖惊闻话别何。


白雪有歌殊慷慨,青云得路莫蹉跎。


雨馀槐市炎光净,秋入兰陵爽气多。

使君拥传入熙朝,驷马因过万里桥。


双阙望遥红日迥,太行家近白云遥。


庭闱三寿南山老,金鉴千秋北斗杓。

富贵真成春梦婆,先生醒眼独如何。


鱼窥浅涧谙钩饵,凤上高梧远网罗。


万里乾坤孤棹稳,半林风月一冠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