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筑坛登上将,膝席委前筹。
虏灭南侵迹,朝分北顾忧。
抗旌回广漠,抚剑动旄头。
对酒长歌游子吟,酒阑歌罢泪盈襟。
百年不是逢知己,寸草何繇得遂心。
乌鸟聚时吴树晚,白云飞处越山阴。
江头杨柳翠如烟,远客归登柳下船。
桃叶波平千嶂晓,鲤鱼风起一帆悬。
乡关近海皆名郡,禾黍盈畴尽义田。
石泉灯火共高楼,关塞风烟怆别愁。
贫贱每怜原氏病,江湖久属范郎忧。
云县凤阙双楼外,月满渔舟九曲头。
客有斯人,而有美质。
可养而充,其在不息。
养之以正,充之以义。
下明光,违宣曲,上扬州。
玉帐暖、十万貔貅。
梅花照雪,月随歌吹到江头。
谪仙放荡来江东,醉吟三见江花红。
吴儿聚观玉勒骏,越女一笑金钱空。
笔端灵文落彩凤,席上古气舒长虹。
陕人西望眼,唯认马蹄东。
柳县追陶令,棠郊谒召公。
问农游手劝,听讼下情通。
天涯双鬓易成丝,何处凄凉可泪垂。
花下一樽相送后,雨中匹马独归时。
逐臣离恨迷芳草,滞客愁心挂柳枝。
别送沧江渺,怜分青海情。
楚天春草合,吴水暮烟平。
萝月清无寐,丝桐秘不声。
闻君十载戍龙江,知是徵兰梦渺茫。
此日承恩归故国,声华应胜畹花香。
乃公乃祖帝王师,勋在周家日月旗。
德盛固宜长有后,材高如此用何迟。
五更雨脚方收绝,六月云峰正出奇。
东风吹起原头绿,墙暗萋萋芳草缛。
舞筵辍按杜韦娘,旗亭便听金衣曲。
石城山下路,回首不堪顾。
口伐奇谋詟可汗,归来犹著侍臣冠。
燧林草色供诗思,凤沼春波滟笔端。
谁谓玉堂真学士,暂临桂管小长安。
语违今几日,犹更上层峦。
情自缘君子,吾非送长官。
冲寒去程远,惜别赋诗难。
君在淳熙日,尝师陆监丞。
今为后死者,乐有远来朋。
此道未坠地,他时要续灯。
今代崔斯立,才高不负丞。
君方为重客,人谓得良朋。
敏捷朝千字,辛勤夜一灯。
晚涂淹泊向谁论,白发名卿肯见存。
雒邑风流馀此老,故家文献有诸孙。
寺连狭径曾倾盖,船拥清溪尚一樽。
不逐扁舟泛五湖,一官迢递缙云墟。
遗民世守轩辕鼎,博士家传魏国书。
夜月定闻邻县鹤,秋风莫忆故乡鱼。
庸夫老丘里,志士轻山川。
古来环辙人,往往皆才贤。
范君绣衣家,白璧生蓝田。
江南乔木几家存?魏公犹多贤子孙。
根株久浸诗书泽,萌蘖长承雨露恩。
美化山长尤秀出,翩其令仪如玉温。
晓色冯公岭,春风庆朔堂。
亲庭白云外,书院碧山傍。
雀啄飞花柳,鸠鸣结椹桑。
范君仙骨何珊珊,一日飞遁红螺山。
千金敝屣脱故宅,塔景虚闭清溪弯。
红螺山深隈隩窅,有田三顷茅三闲。
有书但遮眼,有位亦养疴。
养疴犹近名,遮眼已患多。
聊复岁晏尔,柰此人远何。
逢人九顿首,遇事三折肱。
虽知少为狂,正复老可憎。
吾今有储粟,吾昔有短檠。
相从意气豪,相知鬓毛斑。
细说竟昨非,浅斟始今欢。
每怀吾党多,未救此世难。
离逾十年合,合复十月离。
往日苦无及,来日忽未知。
江源与海通,吴会与蜀违。
中书世禄今无几,唐鉴家声世不多。
安得有人贤若此,忽闻去国意如何。
同朝最是头先白,知己还愁语太苛。
楚山黄落洞庭波,背却鸡人问钓蓑。
归思甚于三峡壮,才名空自十年多。
曩游记得青灯在,后会愁如白发何。
莫惜芳樽细细斟,还台诗句满离襟。
海潮风驾漫幽渚,乡岫云开认故林。
八月气凉归棹快,三年恩厚在人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