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畴昔留此寺,亦兹腊雪天。


天寒了不异,俯仰十一年。


是时尚守郡,赴逮趋淮壖。

插天天目隐云中,但见苕溪绿向东。


半折竹初经腊雪,争妍麦已眩春风。


翻飞水鸟偏饶白,窄小村船亦画红。

夜卧田家牯犊傍,晨兴籼饭煮葱汤。


阨穷未觉英豪耻,清苦应容寿命长。


客路天晴聊可喜,家园春动自难忘。

轻船摇兀涕垂颐,我见人船更谓奇。


琐细穿篷仍急舞,迷漫渡水故斜吹。


孤村茅屋炊烟绝,匹马毡衫冻仆随。

盘山莫讶去程赊,风俗真淳尚可嘉。


行客门前方下马,主人店里已烹茶。


百泉怒喷常疑雨,万木阴森不见花。

萧萧戎马昔升虚,壮士吹笳惨不舒。


关外羽书三月急,道傍茅舍百年馀。


沙田雨足仍生黍,河水冰消不禁渔。

云中楼观翠岧峣,载道飞香远见招。


非有芝兰从地出,略无烟雾只风飘。


玉皇案侧当霄立,王母池边向日朝。

平野有千里,居人无一家。


甲兵年正少,日久戍天涯。

一醉六十日,一裘三十年。


年华经几日,日日掉征鞭。

马首寒山黛色浓,一重重尽一重重。


醉醒已在他人界,犹忆东阳昨夜钟。

征鞍南去天涯路。
青山无数。
更堪月下子规啼,向深山深处。

尘容俗状早知非,脱迹归来喜复悲。


陇上人遥千万里,江边花发两三枝。


兵戈阻绝书难到,雪霰飘零雁去迟。

衢江波上半帆风,散发篷窗笑傲中。


晚境但深耽酒癖,穷途犹愧作诗工。


天边垄坂三秦阻,海上山川百越通。

非才与时背,空手行路难。


朱门极严冷,仰首不可干。


初欲效寸进,挽舟八节滩。

此日知何日,他乡忆故乡。
乱山深处过重阳。
走马吹花、无复少年狂。

扬舲清河流,开篷素秋晓。


斓斑被厓花,委蛇顺流藻。


天清去雁高,野阔行人小。

历历山水郡,行行襟抱清。


两崖束沧江,扁舟此宵征。


卧闻滩声壮,起见渚烟横。

朝出南郭门,遥指西山阴。


马蹄与石斗,宛转愁我心。


溪谷莽回互,寒风振穹林。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客子祈晴意未公,林间布谷劝春农。


雨师若有分风手,留取车轮一道通。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梅雨又时雨,苏州仍秀州。


客行无六月,农事有三秋。


云气深鸿雁,烟波没白鸥。

客情厌楚却思吴,白鹭汀洲政起予。


渴雨溪流妨进艇,得晴山路称骑驴。


满林霜着春相似,半岭云横雪不如。

丛竹低垂过雪斜,森寒绿气透青霞。


乳莺啼处春无几,才见樱桃一树花。

得絮不云暖,此情君合知。


主忧臣但尔,心死身何为。


绿草华山带,高楼燕子枝。

应自友朋恩,知深谢不言。


无衣度霜雪,多难际乾坤。


泥重芒鞋涩,云浓湿帽昏。

初晴馀湿在,树树碧光鲜。


饥鹭窥泉立,顽童跨犊眠。


依山知有寺,过水恨无船。

清游从此起,过处必须看。


背日山梅瘦,随潮海鸭寒。


平途迷望阔,峻岭疾行难。

初晴残湿在,众树碧光鲜。


幽鹭窥泉立,闲童跨犊眠。


依山知有寺,过水恨无船。

肩舆入山疏雨断,暗月颓云微可睹。


泉流淙淙响深竹,插天落落峰四五。


楼殿参差起岩腹,钟喑梵寂绝僧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