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古人无欲非引年,古无有欲之圣贤,曰无欲者无私欲。


昊皇鲁叟画系传,柱下木子知止足。
岂谓出神凌紫烟,骖鸾驾鹤事恍惚。

落花风扬步虚声,翠草玄芝烂熳生。


过客不知春早晚,午窗晴日睡闻莺。

旧游淮水东边月,高照升龙道士家。


丹灶火光穿树木,石坛幡影走龙蛇。


虾须卷夜收云气,仙掌擎秋泻露华。

三月江南飞柳花,松间童子脸如霞。


旋呼采石仙人酒,来醉山阴道士家。


西日下城人影散,东风吹马帽檐斜。

怜君负奇尚,抱膝梁溪滨。


一日成黄绮,千秋安素臣。


访我白莲社,啖之青涧莼。

春眠起剥啄,檐鹊亦群喧。


草色上盘馔,桐阴清酒尊。


君行不易迹,我醉已忘言。

梓泽成新致,金丹有旧情。


挂冠朝睡足,隐几暮江清。


药圃分轻绿,松窗起细声。

玉洞泉香草自春,丹楼南下瞰城闉。


青衣童子曾来地,白石先生过去身。


九转炉寒销宿火,七真堂古锁秋尘。

偶来高树下,独坐青苔石。


涧雨落余霏,衣裳淡生碧。


道因微物悟,理向玄言析。

百年身世与云俱,日看纷纷变态殊。


江雨欲来龙气黑,天风忽散鹤声孤。


行藏与道同舒卷,富贵何心较有无。

春去花时误,天长客路迟。


云山携不借,风雨叹将离。


斋散钟鱼寂,林寒洞壑奇。

林外方塘塘外山,洞门高下锁烟鬟。


藤阴满院闻蝉语,云气当轩待鹤还。


绝妙文心惟曲折,最难仙福是清闲。

宝气搜残剩石头,石玲珑化洞天幽。


三分得水知鱼乐,九曲看人作蚁游。


荒外有山容道侣,海中无地不瀛洲。

蹇余抱私戚,无以浣苦颜。


解组访诗客,息驾依松关。


羽流所栖处,稍出阛阓间。

重檐雄拔小山幽,妙景容居最上头。


风扫六窗尘尽去,鹤乘三洞客来游。


高原树古长依殿,画栋云飞不碍楼。

枕席钱唐馆,更时未北还。


每当身作客,转觉意能闲。


雨气横秋海,潮声入夜山。

四乡渐绿,趁早莺春原,一访黄冠。
荒冢农归,断碑牛卧,贫来出世都难。
四围范宽。

积雨放晴霁,风景倍清妍。
拓开游览眼界,须上最高巅。
多少红楼白塔,一派湖光山色,都落绮筵前。

古院嵚

云塞前无路,徐行乃有通。


不知转忽间,脚踏最高峰。


我衣湿寒云,我袖飘天风。

望山山可怜,到山已忘山。


问我到山意,此意亦忘言。


忘言是忘我,安知山为大。

悬榻第一山,况在最高峰。


淮流转地轴,高木摇天风。


云卧秋气肃,冥栖晓露浓。

生涯岁岁药囊间,已息交游亦未闲。


土木形骸真觉稿,蓬蒿庭院只常关。


偶随道侣学禽戏,忽枉高人题凤还。

溪影山光浸晓寒,空庭人马报平安。


梦回非想天中界,身是无怀国里官。


桑葚青红鸠澒洞,麦花开落雉蹒跚。

雪锦楼高眼易寒,春风朵朵似长安。


终年避事宁为客,到处寻诗胜觅官。

黄堂曾著宰官身,仿佛儿时记不真。


图志虽存千载旧,栋梁安有百年新。


繁华开落无三日,双桧轮囷经几春。

黎明发龙门,亭午憩西院。


冒雨且不辞,宁能避泥溅。


是行良不恶,此处殊可恋。

约客探名胜,停辀得所欣。


山寒多作雨,洞古不收云。


夜宿听鸣麂,晨斋饤野芹。

蹁跹鹤聚水云中,云水相逢色色空。


讲道无人知畏垒,集仙有阁想崆峒。


柳堤风日斋钟散,蒲座尘埃食钵充。

名祠相接启珠庭,巧对南屏万叠青。


深院冷侵云砌竹,虚舟闲载锦池萍。


廊头道士书符简,门外游人挈酒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