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无复同生应共死,人间化石心坚。
灵车那肯驻重泉。
遗诗悲绝命,慧业并生天。

饭盘苜蓿漫阑干,自信书生骨相寒。


远落荒州悲燕幕,老收微禄笑鲇竿。


一梳坠雪方归国,万事浮云又盖棺。

道路胼劳百祟侵,真成衔木一精禽。


经筵自昔因人重,晚遇何期与恨深。


书札长缄千点泪,斗罍无复十分斟。

早岁名高有悔辞,中年怀抱太凄其。


酒酣小杜凌云气,春去冬郎绝代诗。


莲墓松风魂绕处,桥山雪夜泪枯时。

已付寒轺落照中,可因霜老误征鸿。


逃名张廌千竿竹,起色枚生百尺桐。


家近阳城堪自妒,里无春雪向谁工。

剑池夜久光芒紧,梦草春深景象宽。


寄惠新诗仍过此,濡毫容易报琅玕。

清门早日映朝端,俊域于今有二难。


虹气韫来徒想玉,国香闻处已知兰。

读罢遗诗意惘然,中间离合总堪怜。


沥乾热血难寻梦,欲趁馀生直上天。


几回后事悲前事,安得今年是去年。

见说新秋仍病痹,南州土湿暑熏蒸。


耳边愁听三江雨,胸次清涵万壑冰。


卧起东山今谢傅,啸闻半岭昔孙登。

先公当日将西兵,文武衣冠此饯行。
天上节旄临大寺,风前金鼓动高城。
鲤庭已愧闻诗业,鸟道犹传奏凯声。
巫阳溺职青春谢,瑶草东风十七年。
我读君诗三太息,暮云如絮雨如烟。
三十年华过鸟催,年时謦唾尽琼瑰。
玉楼一赴文章贵,长吉公然是鬼才。
万仞青云接翼翔,江南离思满雕章。
轻投暗路珠无胫,骤濯迷魂玉有浆。
奏记诸公多感慨,拟骚前哲剩凄凉。
死去凭谁赋蓼莪,故人解剑适经过。
残年古寺遗诗在,落日孤坟芳草多。
勋业未成垂老尽,文章已著奈贫何。
好客平生酒不空,高歌零落痛无穷。
西川终古流残泪,东海从今少大风。
国士魂销多难后,离人望断九原中。
闲里萦仍不自由,驰心空想碧岩秋。
连镳独远朱蹄骏,酾酒还辜绿蚁浮。
嗟我数年遗览历,属君一尺更迟留。
我辈清怀书自将,不须才与古人当。
佳辰美概无穷尽,险语高词尔转相。
吏隐未能离扰扰,诗情犹得慰皇皇。
欲废推敲几岁华,诗葩君至复萌芽。
吟章既富旧成帙,生计无多新载家。
胸著古今书拍塞,墨行真草字横斜。
登金步玉信无缘,二十年来喜服田。
肯羡鸣春为候鸟,自甘饮露作寒蝉。
嗜闲倦举吟风笔,叹老贫无钓月船。
风动云流镇日闲,非非寄向蠹鱼间。
从无奇字烦挥麈,觅得玄珠欲破颜。
腊尽便知冰是水,岩居莫爱画中山。
百丈鲸鲵未戢鳞,家家鼾睡大河滨。
关心独有天潢客,借箸能回沙碛春。
四野燐交辽海卒,千年泪落楚江臣。
四卷完完手自编,乡邦文献一潸然。
倚庐不及寝门哭,并世同为膏火煎。
钁地活埋惭我在,生天成佛让公先。
容阳娇女,擅班姬才调,移家兰渚。
锦里春风随宦辙,雏凤争传好语。
粉本留香,锦囊绣句,逸调谐宫吕。
几树松楸锁夕阳,谁题诗伯夜台坊。
云山有梦三千里,便是生离也断肠。
断简离披剩一编,最怜窥豹未能全。
白云化去缑山鹤,春露秋霜二十年。
榜书犹宝秘香龛,手稿迦陵出枕函。
复社风流今故在,忠门涕泪老何堪?
劫馀薄宦聊中隐,史料闻吟抵剧谈。
讽到晚年追往什,信知杜髓属樊南。
耆旧凋零又一时,輶轩忆拓教思碑。
英英贻厥遗编抱,廉吏何曾不可为。
仇池花竹长风烟,归梦沈沈路九千。
身是西枝老诗史,忧时头白中兴年。
节近重阳风约雨。
才喜逢君,又送君归去。
襟上酒痕添几许。
诗文各有运穷通,传世宁论拙与工。
昔日壮怀空许国,而今遗墨却成功。
贤郎珍重青箱业,老子殷勤白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