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舟子呼不起,高眠烟浪中。


苦云愁积雪,犹欲候天风。


倥偬羁怀剧,萧条岁事穷。

五日维舟傍涨沙,刚风吹落冻云斜。


琵琶厌聒苏州曲,虾眼新烹雪水茶。


谩拨红炉披败絮,拟沽村酒到谁家。

夜与影同宿,昼将书共谈。


虚凉惟称暑,阴湿恐生岚。


眼有思家泪,心怀报国惭。

海上碧云断,佳期谁为留。


已看过九日,原约近中秋。


岁晚常思会,身轻未厌游。

自得高丘约,脂车已隔年。


如何期屡易,直作信空传。


海色云门上,秋光日观前。

舟航便卧疾,衾枕屡曾移。


鼓柁谋多拙,弹冠老自疑。


东皋三岁赋,西署几篇诗。

七旬彼此对堪怜,病里回思一慨然。


少小精神皆敝尽,老年岁月任推迁。


常怀旧学穷经史,更想余闲力简编。

几日思君环佩声,方冬天宇未澄清。


冲寒也到临春阁,处暗如登却月城。


整顿建瓴愁雨作,商量设醴卜花荣。

闲身不用苦咨嗟,随分风流阅岁华。


白日垂帘同卖卜,清流岸帻胜趋衙。


飞书漆椠诗无草,夹注高檠眼未花。

泊舟安山下,爱此嘉树阴。


登厓望河曲,连樯矗如林。


有隶前致词,兹惟民蠹蟫。

泽国秋云重,江城暮雨寒。
短衣为客惯,长铗向谁看。
密竹藏幽径,深松着小冠。
向壁梳头白,开门落叶黄。
巫山朝雨歇,楚岫莫云长。
竹屿诗成后,茅檐酒熟香。
记得江城厄运丁,青天杀气昼冥冥。
欣逢尧历犹洪水,要与东南洗秽腥。
章江南下小蓬瀛,洪水频连数十城。
天官莫谩谭灾异,海若井蛙俱眼明。
楚乡千里堪为壑,目断明时拯溺人。
今日长沮识鲁叟,况来无处不通津。
蒙阳昨夜山水泛,平田浩淼更无涯。
细观不减东溟在,只欠中流一个查。
母老儿兼幼,兄狂弟又愚。
半生撄患难,欲死费踟蹰。
养客千金尽,防身一剑无;
由来阮生哭,不必在穷途。
寂寞过端午,流离又异乡。
一家悬虎口,百折走羊肠。
报国心犹壮,依人气不扬。
不用书生策,孤军更受围;
有人谋弃甲,独我赋无衣。
去住多拘束,行藏有是非。
抚膺三叹息,万事与心违。
跣足空山里,连朝不值人。
干戈儿女大,风雨弟兄亲。
夜黑蛇同睡,时衰鬼乱嗔。
欲尽西倾日,全低东去天。
雪峰沉万籁,监井淡孤烟。
故国兵戈后,他乡冻馁年。
我今真隐吏,聊可告人云。
饵药袪炎瘴,观书远世纷。
草庭卑可住,山鸟远堪闻。
秋早雷声撼远村,东风排屋雨翻盘。
三更洗出南楼月,七夕吹开北海尊。
锄径莫教延俗客,操觚谁为赋高轩。
春尽花天犹雪,江深草阁生寒。
试问归期远近,榴花又放枝端。
户外三峰晴云,山根一曲清流。
此地只宜消夏,我来已过晚秋。
缪算狂谋有角张,懒从卜肆问行藏。
徒闻贾谊虚前席,不许彭宣到后堂。
六鹢退飞寻旧隐,五龙甘睡试新方。
灯市恰才收。
日嫩春柔。
风声飒飒雨声幽。
魂梦频惊动地雷,争奔万马竞喧豗。
崩崖骇浪乘潮至,撼屋狂风挟雨来。
水漫溪渠流更急,云封林壑闭难开。
潦倒胸怀吾自笑,支离身世或加哀。
岂知苏子逃禅地,可作周王避债台。
社肉难分思拔剑,春醪裁溢已空杯。
怀蓐酒仍冻,终年人不来。
残灯听暮雨,孤馆见新梅。
裹饭谁相问,陈刍我独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