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镇朔楼高壮国威,偶来避暑驻骖騑。
万家矮屋棋分局,四面崇山翠作围。
风引云霞常入座,天生冰雪便侵衣。
城市苦歊暑,寻凉到水穷。
环林得高荫,解带取微风。
渴肺举杯缓,汗肤兼酒红。
远迎风,回避暑。
人似荷花,笑隔荷花语。
无限情云并意雨。
柳阴庭院。
帘约风前燕。
着雨荷花红半敛。
偃云耸层霄,惊露落古雪。
虬枝喜垂涧,鹭羽陋鸣垤。
蟠石千岁苓,顶朱百龄血。
壶觞环坐绿阴中,数仞门墙一亩宫。
池水浸空光敛滟,野山如画碧玲珑。
黑云急送催诗雨,白日凉生解愠风。
闲行五六七人同,竹林日影松坛风。
客言此会舞雩下,僧歌我词盘谷中。
茗碗及泉元有味,竹垆当暑却无功。
南归吏部一方巾,冉水东头访病人。
万里孤槎浮海梦,片言九死报君身。
风从远道来应好,暑向深山避却真。
残暑未受遣,有诗来故人。
数行犹觉少,三复不知频。
竹径留题近,松坛入梦新。
水郭凉生六月馀,玉箫风外彩云舒。
金茎露美谁曾到,石步廊岑事已殊。
栩蝶梦回山阁静,柔丝游处夜窗虚。
日长花暖锦离离,地僻参馀为启帏。
信有玄琰听怪石,惭无佳句答黄鹂。
烟消弱柳眠初起,雨过长松暑欲移。
上界散炎蒸,悠然入化城。
小猿争果坠,老鹤向风鸣。
瀑布悬崖白,扶留上壁青。
德星连夜聚,知为集耆英。
喜气从天下,豪谈举座倾。
采莲溪上醉,看竹雪中行。
枕江阛市隐仙家,洞口通幽石径斜。
金阙剑光旋斗极,玉墀珠蕊点槐花。
交加木石侵云碧,曲抱江山引界赊。
危楼百尺倚天开,粤国谁分重镇来。
万里山光庾岭合,千年海气虎门回。
北郊翠引呼鸾道,西浦平连朝汉台。
山上巍城城上楼,俯吞珠海挹丹丘。
晓分若木三更日,雨送桄榔六月秋。
库耸云端擎宝黛,印浮江面浣清流。
六月炎荒疑冻雪,天山池馆枕幽城。
已无酷吏阶前拥,时有故人天上迎。
竹叶影侵诗骨瘦,柳梢柔扬葛衣轻。
四围修竹一山风,避暑人来佛殿空。
扰攘虫飞灯影外,微茫秋在雨声中。
昨非未必今皆是,世短终知境不穷。
盛夏汗交流,苦乏盘旋地。
有如乱世中,又逢毛鸷吏。
炎日当熏蒸,苛政方穷治。
谷口来寻郑子真,茅庵阒寂净无尘。
品泉爱结烟霞侣,乞食能参定慧身。
潭上僧归留破钵,松头龙挂剩残鳞。
墙拥千竿竹,帘萦一穗香。
避暄情散朗,怀旧意悲凉。
小簟琉璃色,新醅琥珀光。
有暑犹当避,无忧可得忘。
竹疏身共瘦,湖近意先凉。
静胜宁须弈,幽酣不待觞。
城头归乌喘拓翼,夕阳栏干手可炙。
长虹如篆报雨来,云脚插下千里赤。
南山端正太古屏,飞廉扫云为拨墨。
午转槐阴,正炎暑、侵肌似醉。
问何处、披襟散发,解衣扬袂。
傍沼茅亭杨柳绿,倚崖草阁梧桐翠。
修廊环无端,华殿鸟斯革。
石鲸窥广庭,金像飞半壁。
高槐十丈馀,凉叶散檐隙。
堤边杨柳无穷碧,亭下芙蓉四面红。
岛影低回明镜里,荷香浮动绿樽中。
清心不厌飞山雨,动发时欣过水风。
人生苦炎歊,我所得萧爽。
乔林无纤穿,好鸟不停响。
冯轩纵遐瞩,万象归一掌。
独向阴崖结构牢,一时文采擅风骚。
云间客见疑犹浅,山下人行望始高。
苍树攀巢驯鹳鹊,翠藤结蔓挂猿猱。
西庵避暑远寻盟,洒面松风夹道迎。
竹坞披襟毛骨爽,石床欹枕梦魂清。
庭前树古知僧腊,林下云闲识宦情。
浅涧犹翻浴鹭波,孤龛何处访头陀。
因风历历来樵语,倚树时时听鸟歌。
坐久虚疑逃世远,情深应是赋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