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白莲香散沼痕乾,绿筱阴浓藓地寒。


年老寄居思隐切,夜凉留客话时难。


行僧尽去云山远,宾雁同来泽国宽。

龙门支派富才能,年少飞翔便大鹏。


久待尊罍临铁瓮,又从幢节镇金陵。


精神一只秋空鹤,骚雅千寻夏井冰。

何处陪游胜,龙兴古观时。


诗悬大雅作,殿礼七真仪。


远继周南美,弥旌拱北思。

衡岳去都忘,清吟恋省郎。


淹留才半月,酬唱颇盈箱。


雪长松柽格,茶添语话香。

错错在禅庭,高宜与竹名。


健添秋雨响,乾助夜风清。


雀静如枯折,僧闲见笋生。

朝衣闲典尽,酒病觉难医。


下世无遗恨,传家有大诗。


新坟青嶂叠,寒食白云垂。

谁知闲退迹,门径入寒汀。


静倚云僧杖,孤看野烧星。


墨沾吟石黑,苔染钓船青。

林下高眠起,相招得句时。


开门流水入,静话鹭鸶知。


每许题成晚,多嫌雪阻期。

钟陵千首作,笔绝亦身终。


知落干戈里,谁家煨烬中。


吟斋春长蕨,钓渚夜鸣鸿。

展转复展转,所思安可论。


夜凉难就枕,月好重开门。


霜杀百草尽,蛩归四壁根。

白发久慵簪,常闻病亦吟。


瘦应成鹤骨,闲想似禅心。


上国杨花乱,沧洲荻笋深。

个是仙家事,何人合用心。


几时终一局,万木老千岑。


有路如飞出,无机似陆沈。

诗心何以传,所证自同禅。


觅句如探虎,逢知似得仙。


神清太古在,字好雅风全。

高名喧省闼,雅颂出吾唐。


叠巘供秋望,无云到夕阳。


自封修药院,别扫著僧床。

一自新河别,经今已十年。


为寻江表传,重会岭南天。


鸿鹄乘风健,骅骝得路先。

秋树参差堕叶红,剖符还过故乡东。


星分北陆龟蛇内,位应哀乌太紫中。


亭传宛如行部日,冠缨犹带触邪风。

志抗金坚厉,材成玉粹温。


时哉非不遇,命也更奚言。


季子风流远,吴公治行存。

有家数口寄伊川,孤宦东西二十年。


见说葬时无一物,空留满箧旧文编。

维扬相别后,十载浙江居。


气概贫犹在,颠狂老渐疏。


已凭天柱客,曾寄汉阳书。

上客南台至,重阳此会文。


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


务简人同醉,溪闲鸟自群。

我闻桂阳江上峰,平地突出七芙蓉。


三峰岧嵉如列戟,四峰袅袅翔飞龙。


孤水东来走其下,上岩下岩惟古松。

岭北岭南持使节,湖西兼总大农钱。


庙堂正赖持国计,蓬岛只为蜕骨仙。


郎省尚虚丹禁地,铭旌忽上洞庭船。

病夫投老入城闉,到处逢人说使君。


岂料骑驴冲大尹,政须扛鼎识奇文。


池生春草何曾梦,枫落吴江误所闻。

三槐堂下清阴满,太华峰头绿叶圆。


天上正开炎帝历,人间初识岁星年。


名郎早合归华省,藏室行当缀列仙。

翼轸星边贯索疏,星文夜动紫宸居。


追锋急召归郎省,持橐犹稽侍玉除。


六路藩臣供馈饷,五溪蛮子乐耕锄。

扶桑日出天开关,江南太守初赐环。
鸳行旧班三尺脚,踏他龙尾回天颜。


是日奏对惊众目,措国不动安如山。

宝轴牙签三万馀,中园华宇荫清渠。


风流复见郊居赋,荣观归乘使者车。


俯仰江山乐无有,优游文籍昔谁如。

华发星郎七十馀,碧山遥访羽人居。


白石不为天上药,淮南欲试枕中书。


长缨自濯沧浪水,高盖仍瞻驷马车。

老挂朝冠息故园,国人同叹仲翁贤。


心惭白首恋三署,意与赤松均大年。


玉树承风荣紫闼,史臣书美耀青编。

真人西度关,乃祖独知之。


强著五千言,竦身弃喧卑。


灵光无时没,人世自超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