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宫柳疏疏,带戍鼓荒城、梦落林色。
迟节娇花,饱霜腴菜,雀檐劲支风力。
暮蝉倦怠。

旧月东篱。
傍素怀又堕,林密人稀。
故宫秋好,自饶胜赏,重阳过也,怎道佳期。

翠微径仄,怯鬓白、被风飘影。
念橘柚新阴,枌榆旧社,门掩裙裾客冷。
比似侯爪将军树,勿误认、文园秋病。

英餐秋饱。
鬓簪人老。
记青年,韵蹁跹,唱红孩调。

东篱寿菊金犹浅。
对南山、把酒开新宴。
绛阙丛霄,玉书丹篆。

秋光将老。
黄花开早。
露浥清晓,金钱万叠犹小。

去年同醉黄花下。
采采香盈把。
今年仍复对黄花。

林樾失洗沐,丛灌老偃蹇。


坐令轩豁地,雍穆成奥阃。


千年李峨眉,孤调绝攀挽。

层云生夕霏,寒雨湿青嶂。


平生爱九九,谁谓不可仗。


盈盈黄鞠华,采采郁金鬯。

摇落江村菊就荒,苦无节物报重阳。


病来欲废传杯旧,老去唯思著帽强。


已变枫丹秋尽力,仅存萸紫晚添香。

天官侍郎曾寄音,因循秋晚始相寻。


张良中岁颇好道,贾岛一生成苦吟。


敢学游山随猛虎,要听捣药试微禽。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


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元瑜正及从军乐,宁戚谁怜叩角哀。

满城风雨作重阳,篱菊滋滋湿更香。


不用登高狂落帽,正须开口笑传觞。


村醪仿佛宜城酝,田舍依稀崔氏庄。

满城风雨送重阳,不独蜂愁蝶巳忙。


乘兴还来联断句,开怀重与尽馀觞。


须知佳节难常遇,未必寒花遽减香。

满城风雨近重阳,篱菊含滋欲放香。


明日阴晴殊未定,先时欢会又何伤。


茱萸细看今还健,竹叶新醅且预尝。

为怜秋色满禅房,回首家山几断肠。


季子黑裘淹岁月,潘郎青鬓怯风霜。


天涯佳节愁中过,上界钟声梦里长。

虚亭高与翠微连,尚有黄花照法筵。


下界梵音中夜磬,半空帆影隔江船。


马行十里松阴月,人藉孤峰草色烟。

客居正有大龙山,又有黄花古市阛。


九日何缘无节意,一身犹自远乡关。


亲交对景应相忆,僚佐离家尽不闲。

倚杖西风晚日间,一江晴色照衰颜。


近年独喜行平地,才说登高倦上山。


乱后菊花栽已少,病馀酒盏饮何悭。

劳君招隐意,念我倦游人。


不恨交为晚,空知醉是真。


宅边环细菊,林外带荒榛。

城开天阙俯江隍,何但黄山半夕阳。


节近偶来持菊盏,恩深犹忆赐萸囊。


青葱玉树甘泉色,零落雕胡太液香。

闰双菊色淡烟浮,华省清尊烛下游。


郢曲从来称寡和,燕歌何幸接名流。


酒徒颇似高阳日,归客犹逢碣石秋。

寥廓飞楼并倚阑,十年今复醉长安。


天连大漠三边尽,秋入渔阳万里寒。


恋阙班行疲执戟,托交名姓庆弹冠。

班生宁望酒泉封,旅食重阳已再逢。


紫闼梦悬金涧月,白云心寄石闾松。


故人薄禄多官酿,狂客酣歌待禁钟。

黄花佳节愁中过,青琐华筵胜处开。


秋色平临天外树,山光半落槛前杯。


郑庄置驿推贤久,疏傅挥金爱客来。

九日忽已过,还来卷幔谈。


烟波迷泗口,木叶下淮南。


岩菊初成径,山醪不满甔。

秋兴闲偏逸,家山且杖藜。


竹洲浮屿外,莲社入林西。


恩隔萸囊赐,欢先菊酒携。

就水分凉,将烟做暝,河边灯火阑珊。
一叶西风,何时吹上长安。
窥船小月梳儿样,照行人、已怕霜寒。

重阳应与客登临,隔水无缘预盍簪。


浊瓮拨醅初泛蚁,佳人纤手斗挼金。


南来纵有鸡山赏,北望频兴魏阙心。

满城风雨近重阳,梧竹萧萧欲断肠。


敢望白衣来送酒,拟将黄菊去为粮。


系萸安得山堪避,落帽岂无人在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