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浮生聚尘轻,流景飞羽疾。


故人已新阡,旧雨又今日。


不惜酒饮狂,且须诗缚律。

怀哉止所翁,与我几觞菊。


方当旧节来,已作秋原哭。


会葬有远朋,风雨此淹宿。

雁雁西北来,亦复东南翔。


动物各有时,吾当谨行藏。


厚墐违严风,密袂御凛霜。

生世悔识字,祝身如野农。


勤劳养尊老,膳味日可重。


农篘熟新黍,耕休有过从。

山鸡鲜羽毛,野鹘健爪吻。


秋高草木空,屏处亦可隐。


一为嗜欲牵,遂与笼槛近。

粲粲黄菊花,照我原上土。


拒霜亦多态,终日相媚妩。


春花岂不美,嗟此风露苦。

秋气一以深,四野嘶严风。


晨兴视庭树,今昨忽不同。


超腾谅无术,俯仰此世中。

忧患与寒暑,攻人如五兵。


中年学养道,严于守坚城。


秋风不相贷,白发日夜生。

穷人忧夜长,壮士惜日短。


重九俗所欣,我意乃迩懒。


岂无解忧酒,累酌不能满。

款塞旋征骑,和戎委庙贤。


倾心方倚注,叶力共安边。

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


万叠故山云总隔,两行乡泪血和流。


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

九日龙山路正通,登临高兴古今同。


谁知古驿山河外,独傍荒村风雨中。


空忆黄花需白酒,愁看渔火对江枫。

我辈皆疲戟,君今独剖符。


拜恩刀是梦,得郡剑为湖。


丛菊看盈把,双旌忽戒途。

令节收金序,仙郎别玉畿。


城分闽地接,路入越江微。


海远溪为恶,山多官不肥。

五马明朝发,重阳昨日过。


看萸留雁侣,载笔缀骊歌。


郡僻饶山水,诗成付薜萝。

地主多招赏,花神故献奇。


林风吹旷莽,海月照涟漪。


秉烛因清夜,移樽傍曲池。

未约龙山饮,先攀桂树丛。


人俱白社客,地似碧云宫。


菊艳今应紫,桃花亦自红。

绝胜王宏遣白衣,行人不把菊花枝。


开尊满覆舒州杓,乘兴狂歌栗里诗。


佳节可堪风雨误,雅怀全向使君披。

一年好景寻常过,总为东篱菊未开。


消释西风两家恨,傍秋亭下小车来。

为是重阳合有诗,一枝先遣报君知。


临风有恨无人会,恰值渊明止酒时。

何须佳节亦招寻,此日团圞雪费吟。


天外乡关谁更远,篱边菊泪我弥深。


一床新句添秋色,数枕寒泉浸道心。

自启柴扃望远峰,乡心落叶一重重。


似怜登陟添愁思,处处台先著雪封。

雪里刚回杖未休,又逢二老约同游。


为贪一日重阳酒,深负千峰万壑秋。


逐客尚添猿鹤怨,残躯宁抱虎狼忧。

昨日登临笑语亲,今来又恰趁芳辰。


采将菊蕊犹堪献,赎得蛾眉始是贫。


满院钟催新佛子,一天霜罩旧词臣。

不能待九日,力尽为登台。


故国知难望,乡心终未灰。


孤烟生绝漠,返景照荒莱。

落花飞絮游丝罥。
傍若个、秋千院。
凤子蜻蛉双翅颤。

帝城九日晴偏好,叹秋水、芦花老。
送目登楼云浩渺。
疏林烟霭,夕阳宫阙,数点苍山小。

画屏空,香阁静。
菊酒盈樽,愁怯新来病。
一霎西风吹又暝。

小楼耸出古城闉,中有栖迟一散人。


闲日且还文字债,深秋尚滞去来身。


十年旧雨如萍聚,两鬓飞霜对菊新。

酒赋琴歌已十旬,喜君烂熳见天真。


文章天地皆秋气,品格江湖一散人。


再策鳌头高濯足,莫留鹿耳困吟身!


布帆无恙西风紧,君向蜓洲我鹭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