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东吴旧寺寄岩隈,驻锡神州久未回。


琴曲谁知流水意,诗篇自占碧云才。


庐峰已结白莲社,邺下暂寻铜雀台。

密密墙头柳,凄凄野中露。


徘徊念远人,即目不成睹。


别离谁不然,相思逐流年。

蒙公虏生人,北筑秦氏冤。


祸兴萧墙内,万里防祸根。


城成六国亡,宫阙启千门。

远水犹归壑,征人合忆乡。


泣多盈袖血,吟苦满头霜。


楚国连天浪,衡门到海荒。

当时无德御乾坤,广筑徒劳万古存。


谩役生民防极塞,不知血刃起中原。


珠玑旋见陪陵寝,社稷何曾保子孙。

形势地。
秦关百二雄峙。
燕头晋腹尾皋兰,龙蛇陆起。

饮马长城窟,饮多泉脉枯。


嘶咆不肯行,思若畏前途。


驱之尚不忍,恻然驻征车。

青青陵上柏,翘翘思远客。


远客在何方,长城道路长。


路长时复久,门外春杨柳。

饮马长城窟,水深没马腹。


朝发祈连山,暮宿太原谷。


男儿事格斗,安能讳杀戮。

长城去迢迢,征马鸣萧萧。


马饮月窟水,长城万里遥。


征人行从军,离家今已春。

驱车出长城,饮马长城窟。
朔云黄浩浩,万里见秋鹘。


白骨渺何处?腥风卷寒沙。

长城峨峨起洮水,盘踞蜿蜒九千里。
朔云浩浩天茫茫,悲笳落日腥风起。


犹传鬼神风雨夕,知是当时苦苛役。

漠漠辽水云,明明关山月。


迢迢万里城,历历饮马窟。


有妇哭声哀,哭城城为摧。

游客长城下,饮马长城窟。


马嘶闻水腥,为浸征人骨。


岂不是流泉,终不成潺湲。

北风日以骄,野草日以萧。


远望长城道,长城不可到。


君为天上人,妾若浊水尘。

猛虎肉,人可尝。
壮士心,不可伤。
猛虎虽猛犹能缚。
朝饮马,暮饮马,朝朝暮暮长城下。
长城秋高月色昏,哀笳吹月愁云屯。
阴风黯惨低不散,中有万古征人魂。
日出沧海洪涛里,崷崒千山万山累。
严墙蜿蜒盘峰巅,长城万里从此始。
东连碣石北居庸,西走陕益临洮中。
祖龙冀立万年基,鹿马盈庭祚已移。
蹈海仙船人远遁,防胡力政计空奇。
榆关障岭通辽蓟,碣石波涛控岛夷。
芳径转幽僻,孤亭净俗氛。
檐花风静落,人语竹深闻。
滩响疑来雨,松阴欲下云。
本翁十载郡博士,司铎官清亦未迟。
暂屈吴淞湖海气,来看陈桧雪霜姿。
近家聊喜片帆稳,远业当为万里期。
挟辀起微衅,拔棘终为愆。
解怨殉国难,不闻廉蔺贤。
师克贵在和,力分由不专。
长组系单于,穷追过祁连。
功成报明主,辞赏归园田。
一败竟涂地,兵甲满山川。
献俘既无闻,饮至亮茫然。
我生抱微志,夙览孙吴篇。
车攻马亦同,兵精甲且坚。
如何两虎斗,曾不念主言。
候骑至朝那,烽火照甘泉。
地利既失险,关城俱戒严。
羽书日夜至,匈奴寇三边。
边将昧远图,坐使入河阴。
饮马长城窟,城下多腥血。
战渴口沫乾,人衔一片雪。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焉知万里连云色,不及尧阶三尺高。
榆林青山下,云是古长城。
古人不可见,长城今亦平。
空馀饮马窟,泉水喜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