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俟命循天更不疑,朵颐那可换灵龟。


逍遥岂在榆枋外,问著扶摇总不知。

罢却微官且客居,庭闱不近信全疏。


更无竹下子唐子,谁与过逢说异书。

三椽一席度秋冬,造化儿嬉困此翁。


帖有王书难治眩,文如陈檄不驱风。


骨枯似蘖肤如腊,发织成毡鬓作蓬。

世上重黄金,伊予独喜吟。


死生都一致,利害漫相寻。


汤剂功非浅,膏肓疾已深。

闻君卧病知何病,医者难从脉上寻。


自是读书多损气,或缘忧国重惊心。


饱参妙理床头易,细写幽怀膝上琴。

稻露垂珠远望平,疏风疏雨葛衣轻。


枫林摄摄消残暑,禅室登登待早晴。


话到闲愁无一字,棋终残局笑双征。

江楼十载故心违,池影相看上雪肥。


银汉未倾怜酒尽,金风欲避倩云围。


尊生为嘱悲欢损,惜别县知伴侣稀。

榴花困雨不得红,溪荪浃露青烟丛。


明朝谁续五丝缕,新月初弯一线弓。


楚国神弦惜往誓,山中桂树思悲翁。

迫迫寒威甚,惺惺久病如。


纸窗明半榻,炉火拥残书。


法相沙踪雁,交情静夜鱼。

诗书能作祟,齿发自多愁。


且效漆园放,还同莲社投。


樗材非世用,药石拙身谋。

救物智所昧,学仙愿未从。


行藏两乖角,蹭蹬风波中。


薄宦耻降志,卧疴非养蒙。

清都谁不愿居官,且是西湖最好山。
此地固难常养病,他乡只可便求闲。
苦无筋力追王贡,那有心机炫孔颜。
水榻年深坐欲穿,西斋萧散学安禅。
石参药铫初分火,雪拥茶垆旋汲泉。
结驷不来蓬藋下,浮云犹傍曲肱前。
已谢维摩问,劳君忆病身。
莺啼孤榻近,雁过尺书频。
把袂曾同咏,论心孰可亲。
老去故人少,书来问负疴。
伏生经可授,姚合律如何。
京口黄花酒,江头白发歌。
老为病之媒,病乃老之祟。
疾亦子所慎,况我六十岁。
精光未销铄,筋力渐佁儗。
病馀已觉二毛侵,湖海诗盟亦懒寻。
无奈壮怀生万感,黄昏枕上听蛩吟。
一头细发两分丝,卧见芭蕉白露滋。
欲令居士身无病,直待众生苦尽时。
花落木樨庭院。
重见。
骨细不胜衣。
白马长安令,投余大隐篇。
封椷遗侧陋,怀袖奉周旋。
岭峤青霞上,关门紫气前。
词人能解赠,黄帽与青鞋。
抱是烟霞疾,凄其土木骸。
短藜扶蹇步,芳草动归怀。
相思每于梦中寻,病里相思思转深。
得雨池鱼翻细浪,喜晴粉蝶弄轻阴。
蹉跎节序抛游屐,辜负春光满野林。
故人名风雨,寂寞小西涯。
阶上又春草,水边空暮霞。
却烦寄书雁,一讯隔城北。
为问东村曹长庚,匡床何事负春风。
药炉初沸参苓饮,好泻纤纤玉手中。
为问东村曹长庚,匡床何事负春风。
药炉初沸参苓饮,好泻纤纤玉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