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半夜暖风吹朔雪,东城南陌晓来春。


郊光野气望不极,柳意梅香愁向人。

淮南旧有于遮舞,隋俗今传水调声。


白雪阳春长寡和,著书愁绝郢中生。

珠箔飘灯,独归仍是凄凉夜。
舞酣歌奼。
底处闲台榭。

每看秋水忆临波,况值天孙夜渡河。
衣上馀香怀贾女,竹间残泪怨湘娥。
书从蓟北传来少,梦到江南别后多。
越王城里起西风,旅馆相看兴不穷。
词客交情联缟带,美人幽恨寄丝桐。
当筵夜静灯花绿,隔寺秋深落叶红。
七载韶华叹逝波,天涯尊酒喜重过。
春风海上销兵气,夜月军中奏雅歌。
仙子吹笙年正少,将军入幕客偏多。
曲高谁得似韩娥,曾向尊前几度歌。
此夕长安飞一叶,白云寒色满关河。
绕梁歌起越溪云,不羡羊家白练裙。
他日渭城如更唱,丁香花下忆逢君。
才人词赋飘零尽,花外莺天。
萍外鸥天。
悟透人间一种禅。
美人脂粉飘零尽,家住杭州。
梦似江州。
人别湘天燕子楼。
小阁无哗,凉云沾席,一阑秋色。
灯红酒碧。
人倚窗纱吹笛。
芳草王孙路,惊逢蟋蟀秋。
听歌人下泪,把酒月临舟。
云鸟随归翼,烟潮趁夕流。
弦管青春剧,长安好事家。
已闻音振木,知有面如花。
院静来疑近,风回去转赊。
客路黄昏后,移舟近钓矶。
夜长频剪烛,露冷欲添衣。
桑落浮杯绿,车螯入馔肥。
树转晴光,逗纤云、又著丝丝残雨。
芳辰细数,误了听莺佳绪。
文园病起,渐消瘦、柳嫣花妩。
莲影频催象拍,粉香难透虾须。
人间恨事可消除,惟有聪明最苦。
数对雏莺自语,一行弱柳谁扶。
午漏阴阴,许忘机翠禽,屏罅衔雪。
太息年光逝水,客装难发。
忙过幽亭痛饮,放诞使、俗流惊绝。
久不闻水歌,溪上夜如何。
一声长复短,隐隐度烟波。
久不闻山歌,南风五月多。
牧童呼伴侣,吹笛下西坡。
江山残霸登临后,霜红暗催秋换。
静月笼沙,平烟浸郭,凄咽秦淮波软。
繁华梦短。
落红骀荡。
看惊波莽莽,暮寒侵帐。
谩记省、鹅酒浮樽,正携手碧阑,月华初上。
来时梅萼粘残雪,归日桃花簇绛罗。
农事不妨河事了,齐声连路踏春歌。
飞雪朝来霁,朱楼月下过。
绝云看丽构,裂玉堕清歌。
醉烛轻摇箔,游鞍不动珂。
君不闻和氏璧,楚王刖之以为石。
又不闻丰城剑,千载埋藏遇华焕。
世间万事有穷通,何况壮士夸材雄。
近秋风气好,入夜暑微消。
女伴歌声合,娥眉月影娇。
密林时落叶,曲涧远通潮。
待诉飘零已皱眉。
为谁吹怨玉参差。
啼残菱镜花无赖,暝入纱棂烛不知。
落叶萧萧坠地。
人与山容谁悴。
柳锁颓阳,菊披冷雾,短鬓不胜秋味。
飞红不是江南路。
又断影、莺留住。
酒泪天涯无洒处。
流云行水出名姝,酒尽花前双玉壶。
此曲江南都忘却,春风转调小单于。
白苎初成夜气清,竹枝袅袅压云生。
自惭默坐澄心客,辜负玲珑月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