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岧峣试一临,虏骑附城阴。


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


门开边月近,战苦阵云深。


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声。

何人吹笛傍江干,木落淮南夜色寒。


三弄水边人舣棹,一声云杪客凭栏。


梅花簌簌吹应落,杨柳依依折欲残。

独倚浙江楼,满耳怨笳哀笛。
犹有梨园声在,念那人天北。


海棠憔悴怯春寒,风雨怎禁得。

横笛对离亭,扁舟越江口。
月下何人最断肠,天涯怨别吹《杨柳》。


《杨柳》繁音愁复愁,梧桐萧瑟江枫秋。

朝登清泠台,夜宿无诸郭。


羌笛何处来,梅花梦中落。


悲凉关月寒,凄断秋山薄。

纤月絓枫林,晴楼覆夕阴。


谁家吹凤管,永夜作龙吟。


杨柳边头恨,梅花客里新。

谁截湘南管,晴楼午夜吹。


数声孤月下,独客断肠时。


零落梅花片,萧条杨柳枝。

露坐空庭夕,遥峰片月明。


谁将杨柳调,吹作凤凰鸣。


思绕坡仙梦,声随嬴女情。

谁将玉笛按凉州,吹彻春风不下楼。


若道声声都是恨,不知消得几多愁。

白日挂云间,谁家玉笛闲。


北风吹杨柳,落叶满关山。

谁家玉笛楼中,遏云声断龙吟水。
风清万籁,雾净三更,月明千里。
散入雒城,曲中折柳,动人乡思。

山头烽火水边营,只有牛羊与马群。


羌笛何须怨杨柳,忍教呜咽夜长闻。

午夜谁将玉笛吹,白云满地湿难飞。


惊回一枕春风梦,月上花梢最好枝。

薄云卷雨凉成阵。
雨晴陡觉荷香润。
波影澹寒星。

风入梧桐山月明,卧听邻笛转凄清。


未传黄鹤楼中曲,却得羌儿塞上声。

修竹如云,谁截似、凤膺微涨。
横吹向、山青水绿,晴空无恙。
潇洒桓伊邀渡处,凄凉卫尉空堂上。

长笛起谁家,秋凉夜漏赊。


一声来枕上,孤客在天涯。


木末风微动,窗前月渐斜。

凄凄吹笛裂寒云,羁客难禁醒坐闻。


声逐逝波流不断,月明吹老戍回军。

吹腔不识愁,愁耳偏闻吹。


月明吹更苦,泪洒降羌儿。

四海水尚浅,孤城愁更深。


船上何人笛,吹入芦花林。

西风瑟瑟吹寒莎,野笛如啼又似歌。


砍竹定遇武昌老,抆泪尚咽湘江蛾。


鱼龙欲睡移深浦,鸿雁惊飞掠远波。

谁临睥睨倚江濆,玉笛声声夜叫云。


枫树啼猿风正急,莫将哀怨动湘君。

天空凉月渡河清,谁倩西风送笛声?


正是新鸿欲回处,何须朗调更相惊。

胡床聊一弄,秋思已千重。


萧瑟吟寒叶,微茫韵远钟。


叫云天似水,裂石夜惊龙。

横吹高楼发,月明清露间。


风前怨梅柳,曲里度关山。


陇水声同咽,沙场客未还。

江干闲步,蕙汀远,芦滩白。
寄泊渔舟,向晚自看风色。
归鸿阵散,历乱惊飞下,认短碛。

江上何人吹笛声,水云风树两凄清。


几时载取禾川酒,苦竹潭心看月明。

天空月白见峰峦,桥下泠泠秋水寒。


长笛惊回老蛟梦,道人独倚石栏杆。

雪后寒云散御堤,笛声何处重凄凄。


北风吹折边城柳,人倚层楼月正西。

夜闻孤笛城头上,少年侧听成惆怅。


明月纷纷送忧咽,清风点点来悽怆。


鼎湖梦短飞不到,苍梧望断目几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