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龙砂铁马犯烟尘,迹近群鸥意倍亲。


风卷蓬根屯戊己,月移松影守庚申。


韬钤岂足为经济,岩壑何尝是隐沦。

外监多假帝王尊,威胁偏裨势不存。


才许誓心安玉垒,已伤传首动金门。


三千客里宁无义,五百人中必有恩。

玉帛朝驰盟暮寒,覆车胡不鉴燕山。


未闻一范出乘塞,忽报六符来叩关。


孙氏已凭江立国,孔融误以许为寰。

一车两马不烦骖,草地蠕行到极南。


春燕无栖各依木,佛狸有使辄求柑。


按中军请东阳徙,获左车谁北面参。

八骏西游造父骖,六飞草草幸东南。


故宫久叹生禾黍,急驿毋烦贡荔柑。


自古庙谟劳圣虑,即今军事有人参。

篱援萧疏堂奥寒,西从蜀岭北淮山。


少狂曾似身摩垒,衰暮今无力拓关。


烽火终年烦斥堠,车书何日混舆寰。

夏闰得秋早,雨多宜岁丰。

今朝上东阁,昨夜已西风。

田野一饱外,乾坤万感中。

昨日闻边报,持杯不忍斟。

壮怀看宝剑,孤愤裂寒衾。

风雨愁人夜,草茅忧国心。

传闻虏骑近长安,北伐朝廷已遣官。


路绕居庸烽火暗,城高山海戍楼寒。


一时边将当关少,六月王师出塞难。

商瞿四十后,已有几男儿。
满目麒麟种,惊人鸑鷟姿。
问名堪屈指,学语遂传诗。
河西烽急羽书驰,岂谓昆弥负圣慈。
马市久窥秦障塞,雁关新拥汉旌旗。
铜符遣将还今日,金印封王讵异时。
忆昨赐沾门下省,元听舜日旧箫韶。
渔阳突骑犹精锐,河北将军尽入朝。
玉几由来天北极,总戎皆插侍中貂。
折冲倭虏庙谟成,几挽犹劳万里行。
东抚高丽朝遣使,西临大夏塞屯兵。
鱼龙海上辽阳戍,花马池边骠骑营。
大漠秋深万马驰,小王轻徱逐胡儿。
燕歌翻作从军乐,羌笛愁闻出塞悲。
乌垒风传青海箭,雁门霜拂黑山旗。
边风六月作秋声,世事惊心百感生。
台阁故人犹嗜酒,闾阎小子亦谈兵。
红巾似草何时尽,白骨如山几日平。
才闻羽檄自黔中,又警妖氛接迤东。
叹息有年供窃鼠,仓惶无计赋哀鸿。
天怜赤子胥靖□,人奋苍头预备戎。
驿路驱车雨雪分,倦游归计惜离群。
弦中山水千秋合,匣里雌雄一夕分。
东阁疏梅惊破腊,淮南丛桂坐舒芬。
甘泉烽火未消忧,当食还谁借箸筹。
可是筑坛能拜将,便将投笔待封侯。
王师自古称无敌,元老于今几壮猷。
江上波涛起暮潮,潮平烟树静萧萧。
帆开落日横孤鹜,雨宿荒村断石桥。
烽火经年愁戍虏,羽书何日报平辽。
我曾建节天雄军,赵魏良家负弩群。
鸣弦跃马乐战斗,邯郸易水思前人。
号召材官教五伐,愿言出塞护燕云。
峭壁礤峰石径斜,玉台风致小南华。
相逢且试登山屐,有兴还期泛海槎。
争说六师隆汉节,厌闻千里动胡笳。
招携九日上圭峰,云拥禅关鸟道通。
石室有僧谈桂父,玉台无地访芝童。
黄花带露垂幽径,白雁鸣霜翼疾风。
群胡烧入雁门关,舆疾丁璋战独艰。
可惜五千貔虎士,黄沙不见一人还。
当年胡马入秋来,今岁南侵不肯回。
数种铁衣三十万,角弓驰骋拂云开。
太原城下虏兵屯,报骑飞书日夜奔。
克罕遥称诸部长,吉囊还号小王孙。
云暗风高塞雁呼,铁矛谁御紫雕弧。
何栋久陈千里策,许论曾画九边图。
燕京书札到吴天,总谓胡兵异昔年。
圣主河山同日月,公卿那得议南迁。
出山已办沙场骨,今日生还亦主恩。
忽报辽阳飞骑近,白头垂泣向江门。
我曾建节天雄军,赵魏良家负弩群。
鸣弦跃马乐战斗,邯郸易水思前人。
号召材官教五伐,愿言出塞护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