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接影横空背雪飞,声声寒出玉关迟。
上阳宫里三千梦,月冷风清闻过时。
秋风萧瑟静埃氛,边雁迎风响咽群。
瀚海应嫌霜下早,湘川偏爱草初薰。
芦洲宿处依沙岸,榆塞飞时度晚云。
东山常八月,夜夜雁归声。
何至江州听,方多菊露清。
倚檐长送尔,远道总关情。
数声江浒三更雁,孤影霜天万里身。
新冷犹如先避雪,南来应笑北行人。
秋思人间正纷纷,秋声天外忽惊闻。
情类断猿悲落月,响如离鹤怨愁云。
怜渠南北无宁翼,天隅海曲传消息。
缸斜寒照竹,山静雨围床。
雁到秋如许,人愁夜未央。
江天将只影,霜信过重阳。
芦花淡白水微茫,又听雍雍旅雁翔。
几点乱云迷洛浦,数声和月起潇湘。
蹉跎故国家千里,迢递乡音字两行。
船上三更后,天边一雁过。
远声闻浦口,清影落渔蓑。
故国犹怜汝,他乡更奈何。
客梦浑疑朔气侵,朅来谁忆动秋砧。
半天清响数行字,万里寒光此夜心。
望断玉关迷薄暮,惊回珠树发幽吟。
何事天南雁,春来又北飞。
为忧霜雪苦,转见羽毛稀。
江汉惭余阻,潇湘笑汝违。
连翩升紫塞,嘹呖过秋城。
帛染传书泪,砧催捣练声。
云深飞总近,风细落还轻。
平芜霜露合,孤雁向南征。
影落黄龙渚,声凄魏豹城。
残云疑路断,新月似弦惊。
水落天空秋气清,夜深闻雁过高城。
蒹葭水国情偏适,霜雪天涯梦独惊。
弄影每怜干陆羽,离群应作断肠声。
西风鸿雁惜离群,露下天高仿佛闻。
方讶北来冲远塞,忽惊南去入寒云。
千山落叶还秋杪,一卷残书且夜分。
切切似离群,风飘影乍分。
微茫江上月,呜咽岭头云。
游子三更梦,扁舟独夜闻。
客子起常早,月明殊可亲。
一声沙觜雁,匹马渡头人。
顾侣鸣偏切,悲秋兴转真。
避寒来热稻粱肥,水远山长结伴稀。
已是江湖远行客,双双犹是向南飞。
万里织罗云。
断续天边一雁鸣。
试问新秋曾带未,声声。
独坐南窗下,初晴月倍明。
云中新雁唳,却作故乡声。
北响闻南雁,依然结阵飞。
初春横塞冷,晓月入云微。
粱稻谋原悔,关山路岂违。
兰釭花暝,听沉沉莲漏,闲愁如发。
况是残宵闻雁语,叫得云波欲裂。
秋托芦花,春憎燕子,辛苦关河阔。
平沙浅渚耐寒霜,叫破燕云忆断行。
莫怪芦汀眠不稳,衡湘虽好是他乡。
客里挑镫正苦吟,无端天外寄愁心。
霜横北地秋先老,月满南楼夜已深。
远戍几时吹画角,孤村镇日响清砧。
风清月瘦露华白,但闻寒虫啼切切。
徙倚红楼看暮云,鸿声嘹唳来天末。
影落潇湘杜若洲,天涯何处稻粱谋。
萧条旅舍欲三更,残月初开屋角明。
一夕霜砧催客梦,千山风树动秋声。
飞腾宝气看长剑,枨触吟怀对短檠。
庭院萧疏落叶稠。
数声寒雁起汀洲。
惊回蝶梦故园游。
廓落不须忧,乾坤放胆游。
浮生谁百岁,诗事独千秋。
兄弟关山远,江湖战伐愁。
清坐各无寐,初闻一雁过。
冬心空外警,北思夜来多。
岁晚惊霜雪,天高畏网罗。
还向潇湘觅旧群,月明清唳数声闻。
无栖莫比南飞鹊,冲破关山万里云。
才见南飞又北飞,征途万里影依依。
斜阳满地人何处,芳草连天汝独归。
杨柳春风声下上,梧桐秋雨梦依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