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当年霜鬓为神州,士马精研耀上游。


手足不曾头目捍,痏痈翻作腹心忧。


书生自有西凉簿,神笔空传上将猷。

三千组练控雕弧,竦立辕门听若无。


阅罢不须鞭贯耳,此军原属斗於菟。

郧山增色水增波,为是清风吉甫多。


江汉自来周雅地,可教新句入铙歌。

叠鼓鸣笳汉水浑,牙前飞将按三门。


怪来全似吴宫队,旧帅从知也姓孙。

南阳溪子镞如矛,板楯巴賨虎见愁。


俱道普天无白羽,技成何处觅封侯。

山蟠庸汉带中州,水压襄荆控上游。


谋帅自来先礼乐,干城元不要公侯。

大府横开汉水滨,天王三锡玺书新。


君看猛士如云拥,来听轻裘缓带人。

酷暑修途起戴星,恨无鹏翼激鲲溟。


折冲未论攘无敌,假道何妨小勒兵。


试使触铙齐作止,敢言旗帜益精明。

伐鼓摐金阅五兵,霜天清晓正峥嵘。


轻裘自愧叨儒帅,一令安能探旧营。


猎猎旌麾摇有浪,駪駪徒御肃无声。

经纶屯难正云雷,误沐恩光玷上台。


报国有心同犬马,和羹无补愧盐梅。


偶持汉节如荆楚,幸会群英共酒杯。

平生多难岂能贤,恩许犹持阃外权。


貔虎幸蒙分壮士,桑榆愧已迫衰年。


枕前鼓角元戎报,帐下更筹契箭传。

晓营金革列周遭,大纛长牙拥帐高。


虎豹用韬传妙略,龙蛇供阵役群豪。


言初抚处如萧纩,恩尽均时若楚醪。

亭徼逢秋雕羽轻,良家六郡试雄兵。


一年天险卢龙塞,万炬星飞翼虎营。


清笳乍歇闻鸣镝,突骑才回见伏旌。

股肱北平郡,烽火度辽营。


特以郎官节,来巡都护兵。

秀夺三峨挹锦官,主盟宁独在词坛。


将因倚剑崆峒后,复此投醪渤澥宽。


飞槛楼台灵气结,连营灯火落星寒。

指顾风雷号令严,舟师一一应韬钤。


居然鞭石桥初合,底事燃犀怪不潜。


日射大荒明组练,烟消长岛晏闾阎。

直驱海若作金墉,宪府秋蒐壮折冲。


猛士何来因买骏,檄文挥去总雕龙。


水犀练取三千甲,天堑宁论百二重。

时艰岂复诫垂堂,缓带临戎此破荒。


幕有芙蓉开下濑,营开细柳列艅艎。


移将壁垒从夔子,争遣芄蒲点谷王。

诸将桓桓总虎熊,战船部伍列兵戎。
白虹光射腰间剑,青鹊膏涂臂上弓。
千里生民应按堵,陆梁小丑定潜踪。
井里诛求急,俱缘饷荷戈。
昆明池水阔,赤壁夜帆多。
分队为鱼鸟,扬威杂鹳鹅。
寓目真无际,洪流远拍天。
楼船多尺籍,沙屿未桑田。
对月还惊燧,迎潮或控弦。
小臣衔命入云屯,圣主如天诏语温。
万甲冲风隆士气,一言挟纩荷君恩。
颇惊霹雳烧残垒,更想蒙冲上海门。
浓云障日卧前山,已觉林深寸步难。
风雨于人本无意,筋骸如我不禁寒。
小窗饱听喧江浪,萧寺时惊落岸滩。
将台高筑飐旌旗,百万貔貅试阅时。
上下风云同一色,天心元与将心期。
青天昨夜将星明,际晓风云气色清。
试向阅兵台上望,豺狼何处敢横行。
春风百里大河清,酾酒临流欲洗兵。
帆影低垂迷野渡,浪花高溅射霓旌。
登舟气夺萑苻魄,鸣镝音连欸乃声。
楼起层城,城蟠绝岫,旌旄上拂云天。
看龙蛇阵绕,虎豹关严。
班声一喏桑干沸,青霄外、震裂恒山。
吴天霜晓弄寒晖,金鼓喧阗大阅时。
帐下万兵听号令,军中诸将肃威仪。
采侯命中连三箭,花阵分排卓五旗。
千骑秦原画角催,巡边西过祀鸡台。
马头山色褒斜尽,雁外秋声汉沔来。
偶作歌行新壁垒,有如号令肃风雷。
铃辕小队拥旌旗,嘉命恭承远视师。
马齿六旬吾老矣,羊肠九折命驱之。
层峦细入龙眠画,秀岭雄于太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