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十万楼船不得骄,洪波血立注青霄。


天弧一举旄头落,不似浔阳枉射鲛。

风回五两月逢三,双桨平拖水蔚蓝。


百分桃花千分柳,冶红妖翠画江南。

大江浩浩趋东海,汇为大湖涵远空。


由来江左数人物,民风虽雌文则雄。


阳湖陈生三十九,手治官书百粤走。

太祖平陈日,楼船下此湖。


波涛留壮色,天地见雄图。


水上开黄屋,云中下赤乌。

屋角参差漏晚晖,黄头闲缉绿蓑衣。

倦来枕石无人唤,鹅鸭如云解自归。

大江流日夜,空亭浪卷,千里起悲心。
问花花不语,几度轻寒,恁处好登临。
春幡颤袅,怜旧时、人面难寻。

鸣榔发荻浦,击楫过蘋洲。


皛皛霞日烂,盈盈天汉流。


远帆征未息,高鸟去何求。

泛舟丹阳湖,水鸟何缤纷。


或飞或饮啄,倏忽千百群。


千百亦不尽,蔼蔼如浮云。

雪柱冰车,洪涛日夜轰金铁。
真龙撇捩。
一战开王业。

震泽浩无涯,三江风浪恶。


弥弥阳湖水,艇子随住著。

舟居无往来,端坐披白帢。


闲钓季鹰鲈,戏牧龟蒙鸭。

明湖落天影,澹澍古城边。


春风艳阳月,满镜百花然。

长洲不复苑,齐云那有楼。


阳湖清浅水,千载长悠悠。

阳湖信自好,五月荷花鲜。


移舟就杨柳,惊问游女船。

生事在湖水,与世了无陵。


浅渚拾紫芡,深潭挦碧菱。

鸂鶒对人浴,鵁鶄夹船飞。


物性各有适,幽怀澹忘机。

扁舟荡双桨,琴床兼砚几。


旖旎傍丹铅,笑杀鸱夷子。

阳湖媚烟霏,不减欹湖道。


宛转子夜歌,赓酬有同好。

阳湖在何许,乃在娄门西。


云水相澹泊,能令高士迷。

苍菼暗湖云,长杨夹径分。


风晴宜蝶性,水断失鸥群。


举目堪垂钓,劳生漫学文。

家居沧海曲,观水入云天。

斜日番君庙,西风邬子船。

草封高岸没,波合断山连。

滚滚浪头白,飘飘舟子轻。


江吞庐阜足,云隔豫章城。


风水行秋气,乾坤老客声。

多谢江神不世情,为怜逐客送归程。


一帆风力如飞疾,千里湖光似掌平。


要是吾生仗忠信,自然此意格神明。

空阔一边白,秋光澹到天。


数声传信雁,几点渡湖船。


已久无龙斗,安知有蜃眠。

摇落江村菊就荒,苦无节物报重阳。


病来欲废传杯旧,老去唯思著帽强。


已变枫丹秋尽力,仅存萸紫晚添香。

湖上秋烟晚渐微,冥冥江鸟逐人归。


鱼书朔塞催骁骑,龙旆燕门发佽飞。


南北路岐双客鬓,风尘天地一戎衣。

挂帆飞指落星湾,四顾湖光荻苇间。
王气千年应不散,紫云高处是匡山。
极目烟波接远天,王师曾此驻楼船。
帆樯上下因风候,犹似扬澜大阅年。
锦帆春晓漾湖光,岸芷江蓠十里香。
云气北来经华岳,雨声西去过浔阳。
前追高士洪州近,回吊灵均楚泽长。
东西清浊界分明,人在芙蓉镜里行。
惟有乡情消不得,浪花风里捣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