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宛转怜香,徘徊顾影,临芳更倚苔身。
多谢残英,飞来远远随人。
回头却望晴檐下,等几番、小摘微薰。

映日断霞临水尽,出云新月向人来。


野塘秋晚无行迹,点点黄花照水开。

张公一生江海客,别余欲渡钱塘东。


镜湖湖头采春色,山阴道上梅花风。


直从明海探出日,别炼赤堇为长虹。

微行入麦去斜斜,才过深林又几家。


一色生红三十里,际山多少石榴花。

梨叶成阴杏子青,榴花相映可怜生。


林深不见人家住,道上唯闻打麦声。

岁晚归来风雪里,有怀端复为谁开。


江清沙白湘阴路,却似当年访戴回。

诸峰翠拥兰亭胜,稧饮尝闻晋永和。


羽客喜邀仙子鹤,野翁仍爱右军鹅。


粉垣护竹家家似,棕轿穿云处处过。

吴山尽处越山多,尚想经行野景和。


朝旭射岩晴卧鹿,春泉落沼响惊鹅。


山人看竹敲门入,溪女如花荡桨过。

使节山阴县里来,马前风急起浮埃。


千山雪暗时飞雹,九月秋深尚疾雷。


边塞经营颇牧老,庙堂燮理富欧才。

来往三湘遍,真成感倦游。


烟开林影乱,日出鸟声稠。


草木惊时变,光阴荡客愁。

冬树晚生蔼,栖鸦缀满林。
湖光浮日淡,溪气酿云深。
远景真疑画,飘风乍入琴。
倚风情脉脉,回首帽欹欹。
归马夜行疾,远人春到迟。
林深云气重,山静鸟声悲。
五月绥州北,途程少郁蒸。
马依膻草聚,人抱浊河澄。
迹固长城垒,冤深太子陵。
畿南一早抵冬深,共仰焦劳圣主心。
可幸齐东沿路雪,就中沾足是蒙阴。
卷上疏帘莫放垂,迎眸景色自淋漓。
有云更觉千山秀,不雨争知万壑奇。
古道经行尽遗迹,群贤风度想当时。
昨望山阴古道中,蕺山直上最高峰。
今朝更踏山阴道,却向云间认八松。
为谁来晚。
甚玉关倦羽,恋群不散。
认爪印、那计东西,正日冷山河,自嫌程远。
宁王画作金盆鸽,韩愈诗夸玉井莲。
瓦缶泥泓村落小,乱茅群雀不堪传。
菅茆作屋细家居,云碓风帘路不纡。
坡侧杏花溪畔柳,分明摩诘辋川图。
烟遮晃白初疑雪,日映斓斑却是花。
马渡急流行小崦,柳丝如织映人家。
碧梧翠竹日扶疏,长夏高堂可晏居。
霅上故人时载酒,山阴道士近无书。
苍头扫石安棋局,稚子穿花奉板舆。
柳拂秦关道,云山过几重。
前村知不远,花外一声钟。
连朝礰碌苦炎威,昨夜轻云罩四围。
细雨洒尘清客路,乱峰分翠上人衣。
高阡最喜秋禾茂,缓步应知暑力微。
山阴偏被道家占,我祖当年曾写经。
君向阴中敞吟境,何时相伴鹤来听。
从来道院江西好,只为涪翁遂得名。
见说何家更清甚,院中终日读书声。
城连蔓草就陂陀,匹马玄黄两鬓皤。
兔穴废场新事改,燕巢老树旧恩多。
嵇林鬼物防直棘,羑水天风鼓恨波。
迢迢南望又长沙,竟日驱车到海涯。
云暝溪桥迷去马,雪寒枯木点啼鸦。
村舂市店游人道,烟火疏篱野老家。
悬崖曲曲水潺潺,九里江城十八湾。
两岸幽篁深蔽日,忽然断处见青山。
淮阴聊览胜,长剑倚寒汀。
漂母祠何在,王孙草自青。
假齐空有恨,灭楚可谁铭。
行行转深迥,所得益幽奇。
万壑与千岩,今来始见之。
纷纷红复碧,相引呈异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