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阳行一,阴行二。
一主天,二主地。
天行六,地行四。

却说孙大圣进于洞口,两边观看。
只见——


骷髅若岭,骸骨如林。
人头发翙成毡片,人皮肉烂作泥尘。

吾闻古周官,亦有挈壶氏。


大者赞化育,调燮阴阳理。


大道何洋洋,一阴与一阳。

甘泉洞府入云齐,板筑当年尔共跻。


训宰峨冠今昼锦,苍岩归去西洲西。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裩散主之。


烧裩散方


右取妇人中裩近隐处,剪烧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小便即利,阴头微肿,则愈。

此虫生来两个牙,一红一白实堪夸。


不拘五色麻头者,一见诸虫不怕他。

生于参政侍郎村,它尚诗书况近孙。
铁砚无功招白眼,金函有诀动朱门。
天开西北众星聚,地辟东南元气温。
谁云素手动朱门,我固知君有道存。
凤历三元胸次具,龙图八卦掌中翻。
悬知地理善之善,正恐天机玄又玄。
舌本澜翻郭璞书,试今措手验何如。
星辰聚处收玄武,江汉潮边避尾闾。
山水流形开阖后,阴阳受气混沦初。
阴阳家者太高生,见谓青囊未是经。
舌卷东南诸海水,胸罗西北一天星。
与人后代为长吉,疑尔前身是巨灵。
心变掌中卦,地翻天上星。
肩担一盘古,背负几玄冥。
鹤失含禾瑞,龟亡食墨灵。
岭北山开脉,江西水发源。
阴阳馀阖辟,小大几乾坤。
银海有精力,金函无法门。
英英太极翁,器明吴楚甲。
驰辂使沙漠,杖钺帅巴峡。
南瞻岭表缩,东睨溟涨狭。
家世儒医四海闻,兼通造化独超群。
公心荐剡资贤守,清职居乡感圣君。
步出杏林观地理,坐依橘井玩天文。
残雪江村晓,维舟曾访君。
颜华嗟久别,消息喜相闻。
步野寻春药,登台望夜氛。
殷勤千里寄香芹,珍重斯文气味新。
愧我平生心性癖,独于此味最相亲。
术妙蜚声达九天,一官初拜称青年。
晓趍凤阙辞青琐,归去螺川买尽船。
远浦淡烟迷落雁,西风衰柳噪残蝉。
几年林壑伴渔樵,一旦蜚声达九霄。
课艺总知龟策妙,拜官争羡宠恩饶。
归帆晓逐天风急,行色春随烟树遥。
青囊妙术得家传,簪绂蝉联几百年。
此日考成膺□□,□□□□□□□。
送客碧桃花欲语,帝城春暖玉楼天。
凭君会领阴阳意,直透乾坤未画前。
羲和古历学,之子绍家传。
仰视日星象,胸中具周天。
一朝膺鹗荐,簪绂成蝉联。
天官艺学久庞纷,太史名家属有闻。
宝历敬时颁岁正,铜仪窥夜识星文。
乌飞圭表移光影,龙咽筹壶定刻分。
除夕生鱼有异逢,挑灯两度散春风。
莫言九六无心得,须信乾坤一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