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万龙冈上古灵家,男乐耕耘女绩麻。


客到大开萱草阁,春风时动紫荆花。

西风乱叶溪桥树。
秋在黄花羞涩处。
满袖尘埃推不去。

不见平江十七秋,春风秋月梦何悠。


病中忽见东床面,却忆淮南是旧游。

与儿酱姜儿勿号,前母生之后母劳。


大统冈头寒食酒,一杯和泪洒香茅。

牡蛎墙高一庙深,缘冈松柏昼阴阴。


我家俎豆茅茨下,只少黄金不少心。

誓节摧孤幼,尘奁不复妆。


夜机同妇织,晓陇课僮身。


革旨期终养,衰荣毕后工。

萱草北堂深,霜风一夕侵。


断机思往训,捧檄负初心。


仙府云軿远,佳城月魄阴。

忆昨升堂拜,通家指旧盟。


为言儿有立,多赖友相成。


喜檄方形色,哀铭忽怆情。

白首萱堂上,儿孙卓有成。


膝前分栗果,枕上听书声。


凤诰将金阙,鸾骖遽玉京。

誓节携孤幼,尘奁不复妆。


夜机同妇织,晓陇课僮秧。


甘旨期终养,哀荣毕后丧。

愁砌一腔新闷。
万斛千航难盛。
何处最伤情,儿向书帏谁问。

合下陈蕃榻,真成访戴行。


燕泥妨马力,花雨弄春晴。


十里缘江路,中年故国情。

颍川太丘贤子孙,卜宅湘川还近村。


斜日数尖山入座,清风几个竹当门。


载酒每闻佳客至,卷书时共野人言。

华筵鼓吹动春辉,入眼偏伤故旧稀。


此夜嵩华山下路,雨云何事满天飞。

讲堂昔日飞三鳣,学馆如今益十龟。


文字之神君勿卜,明年春榜印累累。

当时一念继元昆,谁附飞章告九阍。


天听直无多远近,地灵顿有许便蕃。


拟笺此事呈诸老,盍引斯人侍至尊。

负瓮城边闲日月,翻环门上几春秋。
东阳谩识榴皮字,南郭曾偕柳树游。
踏雪飞鸿痕偶在,寒潭过雁影无留。
畏暑肩暂息,初凉戒我行。
王村去城市,捷帆片时程。
到岸才咫尺,两君笑相迎。
维竹挺节,维玉秉洁。
有节无瑕,是谓贞烈。
懿哉李母,女中英杰。
问尔餐霞者,何年此卜居。
白沙丛翠竹,秋水濯红蕖。
机静驯鸥侣,心闲谢鹤书。
不是流人泪亦横,夕阳荒草诉中情。
自抛家国甘心死,窃比冰霜彻底清。
玉麈柄边红粉净,孤鸾镜里白毫生。
净洗铅华迥不群,袈裟新换石榴裙。
几回卖镜凌寒雪,何意开笼见白云。
拨尽琵琶鸣晓磬,翻残贝叶惜回文。
学士行歌绩妇迎,惊回春梦起乡情。
解将腰带文犀重,添得空门水月清。
云鬓已随秋雾散,舞衣应逐雨花轻。
昨日登临笑语亲,今来又恰趁芳辰。
采将菊蕊犹堪献,赎得蛾眉始是贫。
满院钟催新佛子,一天霜罩旧词臣。
花径微通竹径幽,暮年清赏在林丘。
登临未觉三山隔,俯仰常随万壑流。
乐土自应多乐事,闲身居此得闲游。
海南人日春已浓,柳条远映桃花红。
携觞寻伴逐春色,杖藜纵步游城东。
陈园新筑芳亭小,绿竹猗猗自围绕。
赫日晓林起瘴烟,小亭风景独萧然。
门前剥啄须轻手,窗下幽人正醉眠。
郊居多与泮宫邻,回首清游迹已陈。
曳杖入门瞻庙像,穿林度壑访幽人。
远稽邹鲁衣冠古,近揖江山气象新。
累岁严亭会众宾,今年九日未全贫。
樽中有酒须招客,篱外无花免笑人。
竹杖芒鞋行自惯,风轩水阁坐来频。
溪亭镇日著吟身,不浣衣中一点尘。
水比世间机巧者,山如前辈典刑人。
唤回魂梦敲茶臼,费尽工夫整钓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