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凤阙人才少,鸡林道价增。
自怜徒刻楮,谁肯为传灯。
白鹤无心梦,青蝇有赋憎。
肯为横青眼,空嗟出白髭。
时光浑似旧,世态竟如斯。
继述惭先志,携持念小儿。
历尽年俱往,寒多火未销。
为怜无去日,翻恨有来朝。
世路看何隘,家山望更遥。
守岁虽名岁不留,停杯谩与数更筹。
艰危作客岂今夕,隐约依人非昔游。
乱后亲交难会合,春来书札莫沈浮。
此夕何多感,明朝过六旬。
乾坤又元统,人物少咸淳。
酒厌山杯渌,梅伤水国春。
孤城留翰墨,高咏豁心神。
岁晚悲游子,官卑忆古人。
鼓钟迎曙急,梅柳报春匀。
除夕愁难破,还家梦愈频。
十年江海客,孤馆别离人。
残漏听还尽,寒灯坐愈亲。
除夜今年暖更晴,不须随俗爇松明。
遭逢如此翻堪笑,闻见于时尽可惊。
石罅土凝留腊意,竹间泉韵泻春声。
欲乘黄鹤鹤不来,黄鹤仙人安在哉。
雪飞楼阁客肠断,岁莫江湖老鬓催。
蜗角误我葛洪洞,骏骨欺人郭隗台。
作吏当周道,登临能几何。
岁随今日尽,春向暮云多。
海色连睥睨,山尊对薜萝。
煨榾炉红绛蜡然,儿孙满座集长筵。
眼前巳幸看三代,身外那能望十全。
明日新开天启历,今宵犹纪泰昌年。
驹隙流光岁又更,支颐黯自叹浮生。
红尘未醒三更梦,青史休论千载名。
绝塞风烟愁莫展,深山卜筑计难成。
一生生计总成虚,垂老无闻悔读书。
日月又过三百六,行藏空度五旬馀。
来时似戏还成梦,往事如棋拚一输。
雨雪潇潇鬓易疏,天涯流落过居诸。
三湘两度逢除夕,溟海经年不寄书。
酒歇夜深毛褐短,更阑灯尽纸窗虚。
轻风剪剪袭寒貂,独酌椒觞客思遥。
百岁浮生过半世,一年人事止今宵。
中原戎马纷蹂躏,故国音书久寂寥。
锣鼓儿童声聒耳,傍早关门,挂起新帘子。
爆仗满街惊耗鬼,松柴烧在乌盆里。
写就神荼并郁垒,细马送神,多著同兴纸。
过去方来瞬息中,浮生大半掷虚空。
每怜墙壁孤灯伴,肯信庚申上帝通。
根器不分禅俗侣,盘餐常夹笋蔬供。
昨年除夕椿犹茂,今岁今宵独怆心。
兄弟莫缘留去腊,山川何处聆遗音。
坐来夜半思逾剧,目断一丘泪不禁。
屈指当年惊戊午,今年戊午益堪伤。
甘泉烽火三韩急,濒海风涛八月狂。
复以梧摧增涕泪,更于星变转仓皇。
天假馀年逢七七,曾玄递抱发垂肩。
虽邀汤饼堪频集,敢望箕裘得几传。
偶以萑苻填岭海,顿今桑梓染风烟。
驰驱入里甫初冬,岁满一尊三径松。
归客昔年为逐客,司农今日喜明农。
朝中局变心偏异,海上波恬睡转浓。
两岁三迁岂舍诸,新除一月适年除。
当垆浮白迟翰史,刻烛生花款秘书。
此夕冬残寒欲敛,明朝春到气将舒。
昔年除夕喜振振,今夕还朝老囧臣。
幸以祖孙为聚乐,转于僮仆暂相亲。
长安依日皆君赐,四海为家若我邻。
宝历万年接泰昌,致身天地半维桑。
久捐枕上黄扉梦,任是巾中白发长。
丘壑自知甘角里,圣明岂忍废高阳。
六十年周岁已弥,邸居相与惜流澌。
老妻屡证还家日,廷尉新除致主时。
竹叶一尊消夜梦,灯花数焰报春曦。
龙飞丙岁绚龙光,腊去春来两斗忙。
万户竹声开竹叶,三阳梅岭见梅芳。
忽思椿树音容远,却喜杏坛俎豆香。
无计回天听,栖迟十五春。
今宵尘垢净,明日岁华新。
未献南山颂,先开北海樽。
马首西入秦,骊山东向人。
腊残惊旅鬓,日晚倦风尘。
古殿连云尽,温泉带雪新。
雪意连西岳,空蒙满上林。
年华兼日暮,天意与冬深。
暗隐珠宫色,寒流玉树音。
独马向寒烟,青阳眷明发。
霜净肃兰池,云沈迥丹阙。
林阡麇易聚,江天雁难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