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平生不识人间路,万树琼瑶锁竹关。


刚为索诗城市去,杖藜今始出孤山。

因循失计下青山,却恨溪云占断闲。


黄卷圣贤忻对语,青云岐路祗低颜。


月墙槐影侵阶暗,雨槛秋花满目斑。

锦屏山下何夫子,铁带麻衣真古人。


苦学诗来偷鬓老,乐为儒后却家贫。


酒中酌月江村夜,琴上弹风鹤寺春。

门外铺寒水,墙头立好山。


先生忘势利,高隐寄中间。


凫鹜应同乐,烟云已共闲。

多暇无所适,故来寻隐君。


搴开压屋树,触散拥门云。


状貌不妨古,言谈何太文。

编茅卜隐读书林,门掩苍苔一径深。


当户晓山长识面,临窗夜月独知心。


花围锦绣翻红影,竹列琅玕舞翠阴。

家住西湖深更深,古松阴里礼茅君。


白猿攀树藤花落,点破岩前一地云。

翁侯两兄弟,志尚等高独。


闲心没江鸥,逸兴狎山鹿。


难兄早登第,高风动乔木。

真僧寄人间,云影落大地。


倏来无本行,暂止宁有意。


尝览物外史,觉士吾所钦。

此去秦关路几多,中原无鹿海无波。


荷蓑不是人闲事,造物小儿如子何。

吾闻焦先生,避地来隐沦。


不受天子召,变名匿其身。


当时如弃灰,后世如席珍。

三日一开天路关,烟霞云谷非人间。


两洞风光相表里,两生一老万重山。

三日长扃天路关,朱明朱陵只尺间。


坐破云烟皆我闼,不知何处是吾山。

平生以笔代耕耘,老矣营居志亦勤。


送子谁为盘谷序,招贤亲草北山文。


湖鸥近屋拳秋雨,野鹤分松宿暮云。

床有诗书壁有琴,翠筠佳木午窗阴。


只因知得清闲贵,是事从今不动心。

身居修竹茂林间,婆饼声中白昼闲。


此地遁潜无不可,何须更买沃洲山。

碧水年年色,幽人复此游。


不因同所好,那得独相求。


山鸟矜春语,湖烟淡夕流。

孤山春欲半,犹及见梅花。

笑踏王孙草,言寻处士家。

尘心莹水镜,野服映山霞。

小径入云斜,幽居魏野家。


庭轩环竹石,窗牖纳烟霞。


户外经霜树,阶前浥露花。

激濑交文渚,列树间平畴。


双涧缅回合,中隐林庐幽。


结驷台省别,巾车山泽游。

松下茅斋清昼寒,乘闲来此得盘桓。


雨深南涧乘纶钓,云出西山拄笏看。


黄鸟引雏过院落,白鸥忘我近阑干。

诗人头未白,又欲隐羌山。


好把无声意,光传满世间。

楼倚东风外,凭高取次吟。


柳低黄鸟近,日抚翠屏深。


世换如收局,人亡不在琴。

饮马桥南水亭好,寻常把酒对沧波。


青青岸竹当檐长,白白江云落槛多。


东野有时曾射鸭,右军无日不观鹅。

爱君亭子涧之涯,不减西湖处士家。


长日春风吹杜若,有时流水出胡麻。


山童斩竹供垂钓,野客寻源忆泛槎。

台山如招人,突兀城南隅。


我来有佳兴,不辞石磴纡。


步穷孤绝顶,局局万丈馀。

微风度竹气,澹烟增树色。


探寻得佳境,滟滟一池碧。


藻荇纷纵横,鱼虾时跳掷。

雪压浮桥玉树孤,叩门邻叟共携壶。


陶然已到羲皇世,不数香山九老图。

绳床窗下自眠云,巢许元来不事君。


新造松花春酿熟,开尊烧笋醉斜曛。

闻道城中数万家,暑深如火气蒸霞。


何如濯足溪潭里,闲数游鱼踏白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