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萧晨戒征舻,薄戾江门涘。


仰瞻碧玉楼,言访白沙里。


白沙遁世人,蚤脱朱门屣。

种秫归来客是陶,隐居君亦掩蓬蒿。


山中此日开荒径,门外何人载浊醪。


井里东临沧海近,风烟西望汉台高。

璨山深访羽人居,洞酌亭前寄敝庐。


流水玉琴挥轸外,秋风金涧听松馀。


曾攀丘垄乌啼树,尚忆云窗鸟篆书。

玉湖湖上水,种竹忽成洲。


君是沈麟士,功曹宁足留。


持竿风渚晚,吹笛卞山秋。

长湖浩烟波,遥村隐云树。


扁舟独溯洄,系缆清溪渡。


荒冈既盘纡,亩丘亦回互。

东海一生垂钓客,石渠万卷校书郎。


丈人风味今如此,鹤到扬州兴更长。

处士何人为作牙,尽携猿鹤到京华。


故山岩壑应惆怅,六六峰前只一家。

共出尘埃外,来寻董监家。


未能穿草屩,且欲驾柴车。


谷断双桥险,门荒一径斜。

家住逍遥国,门无车马音。


十分消睡茗,一寸已灰心。


春去花应尽,潮生岸恐沉。

荆棘满途,蓬莱闲住。
诸葛茅庐,陶令松菊,张翰莼鲈。
不顺俗。

七十峰前结近庐,考槃终日对清虚。


云边自种陶家秫,花下时翻邺架书。


白石岂须歌短褐,青山一任赋闲居。

深谷松云护结庐,万山回合径盘纡。


道人已悟青牛诀,别有玄亭自著书。

野水莹心碧,春山入骨清。


去穿云际屐,来卧竹间亭。


鸟语风嘲哲,花枝日杳冥。

远树高低见,清溪曲折流。


草眠耕后犊,波泛狎馀鸥。


醒醉无人管,登临各自愁。

高栖俯氛秽,华屋照沧浪。


列岫带修竹,小池环海棠。


晚杯鱼蟹富,春箸蕨薇香。

文范今亡见嗣卿,颍川应聚异时星。


清风特为吾曹至,畏景宁忧日御停。


踏雪曾穿东郭履,移文今忤北山灵。

万里云霄敛翼回,挂冠高卧大江隈。


春深门巷先生柳,雪后园林处士梅。


翠拥樊山邀杖屦,绿浮汉水映尊罍。

高人寡朋徒,乃与世辽隔。


廓然方寸中,不受外物役。


重林出新构,袤广意所得。

太湖光烂银,日上眩朝彩。

滁州太守老樗庵,橘圃投闲只自甘。


门户背通深巷北,溪山横绝小楼南。


春风鸟迹分花径,晴日蛛丝罥药篮。

茅堂低小竹林幽,母子相看共白头。


绛县又逢新甲子,老莱浑似富春秋。


野田云暖黄鸡啄,山瓮春浓绿蚁浮。

闻说衡门赋考槃,故缘深径觅清欢。


行厨愧不如严武,命驾徒能学吕安。


大石满田春藓湿,乱藤垂屋夜云寒。

出郭南来直到山,山云飞落小窗闲。


熟知尘世空多事,已就仙人乞半间。


邻圃雨馀分药去,溪潭日晚射鱼还。

福地长谣罢,阳春窈窕游。


花深朱阳馆,柏古玉晨楼。


石颂今犹在,龙芝何处求。

昔日朱阳馆,陶公悦白云。


结庐追选客,标舍近茅君。


久向玄津去,空馀告逝文。

十亩园居枕海滨,清泉白石自为邻。


朝朝闲把钓竿去,不是风波江上人。

羊城一别六年曾,尺素难将雁足凭。


白发故人今聚首,青山到处喜同登。


沿阶过雨滋兰砌,绕屋经时长蔓藤。

沧洲别几日,白发遂成翁。


剩有烟霞癖,因高彭泽风。


开园依郭北,种菊傍篱东。

昔年宝应茅斋主,别后炎凉已屡经。


暂入城来缘买药,却骑牛去似飘萍。


缑山重访吹笙伴,秘省长虚画鹤厅。

凤栖佳果玉浆寒,马乳龙须味一般。


未敢便教充钉坐,更将冰蜜校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