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黑云冥冥来海东,翻盆急雨吹狂风。


惊雷走电昼还夜,倾墙颓屋家几空。


峻湍崔巍卷平地,阴烟上下俄鸿蒙。

枯竹窗前雨未阑,离鸿声断夜生寒。


哀蛩切切金炉烬,银烛凄凄玉漏残。


风树不休人不寐,池塘无梦恨无端。

四围修竹一山风,避暑人来佛殿空。


扰攘虫飞灯影外,微茫秋在雨声中。


昨非未必今皆是,世短终知境不穷。

火齐攒云,丹砂射旭,掩映碧窗痕浅。
照眼鲜明,烟殊风异,酡颜旧涡微换。
怪小立红蜻影,依依护春晚。

拥被觉寒轻。
朝来眼倍明。
听墙头、鸟弄新声。

急景逼残冬。
兼旬雪更风。
感劳生、人似征鸿。

秋晚空山冷闭门,湿云时复起岩根。


大都诗思因禅悟,一半钟声带雨昏。


短榻横眠聊自适,孤镫枯坐向谁论。

少日无欢老易愁,莺花过眼一春休。


清虚未解穷聃释,情思谁能更孔周。


白醉暂烦檐送暖,苍颜惟恐镜包羞。

浮湛世事付洪乔,攲枕迢迢度永宵。


雨细无声檐溜滴,香残有烬篆烟销。


翻盆硕鼠全欺暗,绕鬓飞蚊始作娇。

伫看牛女会,箕毕尔何如。


旅舍悲秋早,华堂卜夜虚。


只怜冲裋褐,宁恨湿仙裾。

长安一雨连日夜,摧垣破檐水如射。


出门已见横道波,田中何得犹馀稼。


秋来弥旬雨转剧,夜分不眠坐永夕。

晨梳怯手搔霜白,薄饮衰颜得酒红。


百谷无期三见雪,一年真是两经冬。


东皇未肯旋机轴,生理何由借暖融。

谷秧抽碧翻全白,桂叶咽青复浅红。


久雨不停风更朔,三春过半冷于冬。


深岩岂意鸣邹律,敝屋何时见祝融。

山城连日雨,急潦似潮头。


麦垄都沉海,篱门各系舟。


白虹来有兆,赤手措无筹。

风雨放船不恶,淮南九月未霜。
一色黄花十里,后身犹作柴桑。
已看城郭半浮楂,水戽联翩接渚涯。
天意若知民意切,停鞭且止阿香车。
我居市北子市南,中间万口喧春蚕。
子来自南我自北,缭绕东西厌匍匐。
块坐不言中有得,谷鸟一声惊昼息。
堕甑皆言莫系怀,行人不见邑人灾。
忽闻邻叟悲还笑,只为狸奴去复来。
一雨霖霪近浃旬,莺花局促未成春。
乾坤沴气阴推物,江海风威冷袭人。
老境仓皇思故国,长途沮洳怯洪津。
酷烈薰心不可医,终朝起伏向人嘶。
方瞳失却来时路,草满秋原水拍堤。
踏破寰中万里尘,争知骏骨委咸秦。
飞腾不是书生分,东望家山一惨神。
营营薄宦成何事,雪点乌纱月照襟。
南北十年离别泪,田园一片去来心。
衰杨岸口嗟兴废,逝水矶头阅古今。
夕阳不可住,回首隔仙凡。
齿漱端溪水,诗留副巉岩。
涛欺将塌岸,雨阻欲归帆。
公子临行出翠鬟,新歌能解唱阳关。
不嫌杜牧三觥后,生怕周郎一顾间。
纨扇芙蓉隔秋水,枕屏云雨自青山。
三日不出门,连绵雨伊阻。
起望东南隅,黑云障天宇。
沟水波潾潾,平地作洲渚。
底事抛人,看锦帆瞥过横塘。
侬是萱帏作伴,雁序成行。
团圞坐话,算原来、未解凄凉。
吾闻虎山之崦峰回互,仙境昔有仙尉住。
面临太湖三万顷,七十二峰似争渡。
居人家家种梅花,覆压山村不知数。
避俗约游山,一勺清泉冷。
蜡屐已安排,风雨勿交并。
卧听淋浪声,寒镫澹孤影。
薖园咫尺隔惆怅,客里轻舟泊洞庭。
独夜雁归天漠漠,孤洲风急雨冥冥。
别来魂梦江湖阔,老至诗歌涕泪零。
欲与山灵别,山灵不放回。
湿云吹作雨,涧水吼如雷。
扪壁寻诗句,开襟倒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