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家山入望更贪程,造物无心雨与晴。
今日莫愁明日近,一程但作两程行。
生须快意何尝梦,久不还乡亦自惊。
客来帷林候渔父,黉舍坐听三日雨。
诸生读书喧两庑,商羊飞来立当宁。
雨声书声杂蛙鼓,蚓歌亦自谐宫羽。
连山插天危欲崩,木客结构当千层。
我来看山风雨恶,入山喜见灵泉僧。
闭门留客共野饭,风回雨绝清无蝇。
满庭欣草木,一雨足郊原。
暮色林梢压,滩声枕上喧。
竹床疑水浸,茅屋似春温。
风雪陵人气欲吞,重阴漠漠冻云昏。
无眠茅店萧条甚,独对寒檠锁断魂。
乘骖古渡头,景色十分幽。
山雨敲诗梦,溪流赴客愁。
寒禽知警夜,高树故吟秋。
拖阴笼晚暝,商量清苦,阵阵打篷声。
分明都是泪,不道今宵,篷底有离人。
松涛摇睡,梦不稳、难湿巫云。
西游复入河东路,复巘重冈愁屡度。
崎岖五里不到河,忽雷椎山雨如注。
须臾百水争怒流,澒洞忽若龙腾湫。
自羡茅堂得此生,玺书谩复下承明。
拟将出处同龙卧,况有文章应凤鸣。
保傅正看今日事,咏怀终见古人情。
暗暗江云拂地生,百花潭水月微明。
乍看宿鸟惊枝堕,忽听流泉倒槛鸣。
人事天时无定迹,江湖廊庙独关情。
道傍石壁高崔嵬,上有空洞玲珑开。
我行遇雨今寄宿,天气黯黮云徘徊。
洞前秣马洞底卧,蝙蝠飞来虎狼过。
潭影悠悠日夜空,一宵雷雨气鸿蒙。
啜茶共说无生话,礼足还瞻盖世雄。
乌帽白衣真往事,黄花翠竹想遗风。
故山痼胸无可药,除借他山与磨错。
西山游熟羡北山,难得休闲试行脚。
沟沟取义水注谷,一谷中含百崖崿。
舟人知风雨,泊舟偏岩子。
日脚漏微红,电光闪黯紫。
茅屋两三家,大风撼不已。
泊舟夜宿城南驿,借得幽房胜鹤笼。
急雨响倾千涧水,薄寒声透四檐风。
偶怀握手诗人面,想像联镳御史骢。
结屋芦湾浅水边,柴门阒寂自风烟。
楼头忽堕千山雨,窗外俄飞万斛泉。
深夜篝灯还下榻,故人挥麈共谈天。
深麓人家四面青,山腰枫影落前亭。
鱼游半入田间草,云过偏拖壁上铭。
香绕砚池书幌静,水环图画竹门扃。
露宿还堪大海东,天涯久客感途穷。
当窗遍地吹花雨,破屋中宵受柳风。
万里孤臣愁欲老,九夷杂语半能通。
岭险藤迷路,山高石作城。
片云何处雨,孤客此时情。
茅屋几家在,秋风半夜生。
才酌东堂下,云生江外峰。
咽蝉催暮柳,残雨引疏钟。
夜色余归意,苔痕著客踪。
薄暮出郭门,迢迢川路永。
西崦日将沈,前村烟欲瞑。
敲叶雨声繁,号林风势猛。
欲寻彼岸叹迷津,暂对山僧面目真。
暮雨留车成小住,寒云锁寺不知春。
子将月旦寻遗论,明远风怀信可人。
渡舟沅水西,夷旷意稍适。
乔林带清波,路引修绠直。
中田稻孙长,秀色映阡陌。
岩光惊早起,江阁雨残时。
烟鸟去无尽,风潮来不知。
樱桃分饷客,芍药对题诗。
阴森夏木荣,山行足幽事。
欣闻谡谡声,崩涛入松吹。
崖含林渐迷,日没云欲坠。
篷背雨潇潇,并入江流响。
夜久觉船移,知有春潮上。
郁苕高锁木兰隈,座借镫王静室开。
江鹤掠回盟野梦,钵龙飞去触天雷。
梵销急雨桃花涨,魂绕层巅金阙苔。
阿香被召雷挟辀,飞廉受职云承宇。
冥官鬼伯俱奔走,东风作恶神灵雨。
山长已自疲荦确,泥深况复愁沮洳。
深麓人家四面青,山腰枫影落前亭。
鱼游半入田间草,云过偏拖壁上铭。
香绕砚池书幌静,水环图画竹门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