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檐日阴阴喧晚雷,坐深庭树不思回。


捩风鹳鹤城边去,截雨虹蜺海上来。


诗兴西堂还旧草,酒杯东阁又官梅。

长安六月半云雨,孺子轩窗清杳然。


炎暑未能侵此地,虚无只拟对江天。


花边冉冉轻雷映,竹里微微夕景悬。

雨过犹长夏,秋深从洞庭。


江涵郭门白,山到戍楼青。


天意怜卑湿,吾谋有醉醒。

阴车飞空载急雨,雨过林塘若新换。


柽花浮波鱼误食,松子落屋乌惊弹。


白云挂树久不起,青烟泊草殊未散。

云阴如墨罨颓垣。
匀注锦成斑。
谁言窈窕宜宫体,梦不到、飘麝阑干。

雨过山头云气湿,潮生渡口岸痕深。


一声短笛斜阳外,知有渔舟泊柳阴。

鸣雷不终夕,急雹偶来同。


城波静绮席,苑树生长风。


雨残白日外,虹垂青雾中。

倚杖河城暮,林园雨过清。


断丝犹舞燕,入叶巳沾莺。


无惜声连夜,何妨坐到明。

江南羁客怀乡墅,晓起前轩对零雨。


清波满目如鉴中,绕岸高松十馀树。


砌旁芳草似汀洲,巉岩殿角飞红楼。

禀生本迂阔,习性益疏懒。


遇境剩欲留,得人辄迷返。


先生老乡曲,素发颇樗散。

锦里春光晓望中,雨馀花润草蒙茸。


青山尚在浮烟里,楼上分明见几峰。

晨郊收宿雨,晓望出馀清。


野意参差碧,山容近远明。


苔浮生日厚,草湿受风轻。

易水才容棹,君垂百尺纶。


巨先原任侠,方朔岂长贫。


坐有含毫客,门多击筑人。

一室长安市,萧然静者踪。


途逢茅季伟,夜饭郭林宗。


细雨花台奕,寒飙竹院钟。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
叶声寒、飞透窗纱。
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闲上江楼初雨过。
满袖清风,微散谁知我。
莲脸佳人颜未破,沙洲两两鸳鸯卧。

飞鸢鸣鹳满鱼梁,怪底篙师太著忙。


帆侧湖山如箕荡,雨昏天水更微茫。


共传南斗能司命,任尔阳侯自作狂。

风雨秋随至,园林气一苏。


院凉蛩独语,巢晚鹊相呼。


客意疏团扇,山光近酒壶。

云笼赫日藏阳焰,人向红尘困暑风。


山驿醒心何处是,幅巾萧散梦魂中。

坐见青天变黑云,雨来海上似翻盆。


千岩万壑方喷薄,寂历斜阳已挂门。

渡江云断桥,把酒风振袂。
芳园遂幽寻,良友适远至。
谐谈且云欢,酬劝忽已醉。
林居滞昏雨,不知白日西。
窈窈穷巷阴,客至鸡乱啼。
旧梅既粲野,新柳复盈堤。
独对一烛坐,看书犹未眠。
不知疏雨过,星月满凉天。
云压江边草树低,麦摇秋色望中迷。
却知向晚有晴意,雨过一声村落鸡。
薄暮蒲帆卷,深更谷雨飘。
船灯明复灭,篷漏溅还跳。
违湿迁无地,冲寒讶有潮。
一楼烟雨更横江,吴越苍山入混茫。
霁色未分无远树,潮声初过有归艎。
檐楹高处闲登眺,市井中间任迫忙。

最怜半见或不见,更惜欲开犹未开。

树远只疑随水去,枝低还似傍人来。

不堪小蕊樽前落,可忍残红砌下堆。

一年青春日无几,二月小雨花齐开。
底事我禁愁思得,可能不近酒杯来。
山青树树明于缬,江远村村烂作堆。
时雨阴复霁,渐觉暑气消。
野色将欲秋,蝉声迥萧条。
白发非故吾,黄叶下今朝。
雨过山添色,推窗翠扑衣。
秧随新水长,蝶趁落花飞。
江近檐头挂,春从客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