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徵君待访录,只在卷帘时。


南宫与北苑,仿佛梦见之。

开此鸿蒙荒,真成羽人宅。


洪厓居可移,天姥梦亦得。

宿雨初收,晓烟未泮,浮云都逐飞鸿。
文君翠黛,一霎变颦容。
多少风鬟雾鬓,青螺髻、飘堕空蒙。

嘉树森捎一百章,藤阴蒙翳午生凉。


只因较勘高僧传,却误松窗鹤梦长。

陆离长剑抉衡云,手按丹霞大赤文。


今日闲窗写幽事,祈仙磴上著卢君。

石洞出云根,触肤云自至。


壁垒虽怒飞,只作等闲事。

野客不贪涉,如何亦问津。


前村黄叶里,大有耐闲人。

花竹蒙茸野水纡,闲弹别鹤试游鱼。


经春自领湖山长,可奉东皇只尺书。

谷静鸟飞绝,天空云度闲。


尔时一回首,眼底无青山。

吾松山有九,俱以海为沼。


东海既以大,赤壁何当小。


风穴秘精灵,云门削鬼巧。

帝城花发艳阳天,古木疏林入画禅。


为送归人动羁思,岁寒应待剡溪船。

青山白社梦归时,可但前身是画师。


记得西陵烟雨后,最堪图取大苏诗。

风轩水槛压春流,一带平冈草木稠。


心喜应门差解意,只容渔父得相求。

溪藤十万写烟峰,犹在齐州数点中。


海外即今多纸贵,可能身是夜郎雄。

雪柏霜松不记年,从教千尺郁参天。


迩来灌莽丰茸甚,画史难回造化权。

桃溪柳陌转山椒,古木苍藤自六朝。


是处诛茆可容易,每乘春涨弄轻桡。

野人何以傲游子,流水声中把道书。


拈向河梁岂无意,清时巢许不岩居。

摸索芳菲度画檐,烟丝袅袅雨毿毿。


幽人无复灵和梦,太守风流自汉南。

老树成双便作扉,山光晃晃耀人衣。


西村有叟入城去,倩唤借书童子归。

波面菱丝冒钓钩,宿云初起乱啼鸠。


纵然渔父无生计,不换荆扬佑客舟。

敢竞营丘妙与真,寒林能变曲江春。


看花帝里如看画,始信斯图亦有神。

海岱奇云尽荡胸,虞廷胜事渺秦封。

装头亦有家山在,不必登台望九峰。

卧数嵩峰听五湖,烟霞供具属模糊。


欲知绝胜襄阳处,开臂曾非受诏呼。

廿年江海鬓成丝,无复鱼肠报所知。


林水漫传濠濮意,只缘庄叟是同师。

石室奎章待访编,君家自有旧青毡。


若为主藏多嗔怪,昌独何当损捧钱。

龙性繇来不易驯,青天蜀道一归人。


拈将海国秋山翠,得似峨眉雪后春。

溪藤即是无弦琴,能写高山与流水。


可堪岐路黯销魂,更奏清猿三峡里。

归鸿别鹤夜钟残,徙倚霜庭醉不欢。


颇忆故山寒翠否,天涯相向画中看。

毗山对酒和陶诗,千载柴桑是尔师。


敢道柴桑输一著,出山何似住山时。

绿溪青嶂是秦馀,灵境今归藏史居。


素友讵迷初得路,顽仙曾读未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