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王孙爱画心独苦,下笔天机妙今古。


凉风萧萧凉日落,蹇驴载我出林莽。


黄叶打头秋满身,青山对面如故人。

得鞚金羁不动尘,新蒲细柳曲江春。


瀛洲学士参差是,十八人中见两人。

久忘爬刷向河汾,抵树摩身动晚云。


千载有谁怜骏骨,展图空忆李将军。

骥子如龙势欲飞,圉人犹著旧宫衣。


霜蹄残雪花无数,可是长安道上归。

澡浴霜寒带月嘶,皎如飞雪度春泥。


圉人不可轻调御,花萼楼前晓仗齐。

竹色萧萧木叶齐,石边芳草迥凄迷。


断猿落月愁何处,政在黄陵庙里啼。

玉箫吹断几黄昏,南国风流竟莫论。


帝子不悲秋色晚,墨痕何以著啼痕。

王孙今代玉堂仙,自画苕溪似辋川。


如此青山红树底,那无十亩种瓜田。

江上晴天锦绣纹,丹崖红树思纷纭。


毫端染得秋无际,犹是苍梧几片云。

王孙骑马过林西,何事金莺不住啼。


高嶂重重云不暗,春风吹送一丸泥。

万顷沧波古壁深,霏霏烟雾散丛林。
自应神物能长护,疑有蛟龙时一吟。
澎湃即堪纾远目,清漪聊借涤尘襟。
吾邑称忠义,于今三百年。
忍看亡国惨,休笑匹夫颠。
君父魂常保,妻拿梦早捐。
举世无奇节,纷然莽大夫。
负恩谈革命,高蹈属吾徒。
五代非纯史,三纲托古愚。
景贶签书汝颍时,字曰德邻坡易之。
不土之里无言诗,公子阳秋以意知。
春月婉娩梅边卮,白藕花香幼妇辞。
可怜王者香零落,憔悴潇湘第一枝。
空向新朝夸画笔,难为骚客写愁思。
故宫落日悲荆棘,周道秋风怨《黍离》。
当年乐事说天伦,遗稿重搜渍泪痕。
千古文章悲浩劫,一编心血护忠魂。
奇才定斫王郎剑,逸韵犹传伯氏埙。
彩笔炫风神。
谱入金荃认不真。
如此才华谁比拟,前身。
前身道林后曹霸,笔下马生非可画。
心赏神骏今绘神,戏弄丹青疑造化。
风鬃雾鬣何足云,电行山立更逼真。
画舫风流六一翁,君分小样过江东。
拥袍坐对舒波月,不减披蓑雪浪中。
瘦竹吟风横笛处,丛蕉着雨打蓬时。
锦鳞只向铜盘钓,鳙比松江似更奇。
辛未联诗别,九年成恍惚。
大星坠地旋无光,君身入土名不没。
吴越之水相交流,寂寞诗魂何处游。
谁弹石上琴,涓涓流水响。
主人性清旷,静夜发幽想。
何心指蓬阆,取近对湫荡。
一行白鹭过前山,飞去沙鸥半复还。
更有精能君见否,黄鹂两两绿杨间。
霜轻榆柳未全黄,两岸菰蒲洲渚长。
鸥鸟背人飞扑漉,西风尝是入斜阳。
丛篁偏映寒云色,古石犹凝碧藓痕。
曾是碧澜堂上月,独临苕水照王孙。
浊世公子何翩翩,风流丘壑妙当年。
无端却被邻娃恼,不废啸歌犹自贤。
天庆重归白发年,儒冠便脱卷吟毡。
苍龙复佩游三岛,玄鹤还期朝九天。
灵运谁云先作佛,稚川自信后来仙。
小斋松雪对青山,波上闲鸥自往还。
文采风流今不见,空馀粉墨落人间。
渥洼天马骨如龙,散步春郊苜蓿中。
揩遍玉鬉尘未落,日斜宫树影摇风。
玉观仙台紫雾高,昔骑丹凤恣游遨。
双成不念吹笙侣,阆苑春深醉碧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