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诗曰:


一切诸烦恼,皆从不忍生。


见机而耐性,妙语生光明。


佛语戒无论,儒书贵莫争。

时雨久不施,飞云作朝阴。


芃芃中原麦,赖此三日霖。


朝阳忽清霁,披露南山岑。

人烟荒县少,澹澹隔秋阴。


帆影分南北,潮声变古今。


断峰僧塔远,初日海门深。

飞云游碧虚,夭矫龙蛇势。

因风态无穷,抱日色增丽。

飘然欲安归,出岫非本意。

天鸡未唤沧溟日,海蜃先衔若木霞。


独上罗浮最高顶,一声长笛月光斜。

仙赏夙所慕,幽期行独寻。


清耀在巾舄,微闻丘中琴。


流水澹孤兴,归云闲远心。

一笑归来春尚寒,小梅飘尽雪初残。


迟迟更待梨花月,醉倚飞云十二栏。

人间昼短苦夜长,三竿日出方下床。
此间昼长嫌夜短,半夜鸡声昏晓判。


问君长短胡不齐,却缘见地分高低。

玉洞一山齐北极,铁桥有路到青天。


正开天眼东南阔,细袅崖烟锦绣妍。


举盏倒迎沧海日,放歌醉拍洪崖肩。

薄暮师归不肯从,昏黑七圣皆迷踪。


久倚门闾望不至,恐陷虎口蚺腹中。


岂知壮志直前去,穿贯兽穴飞云峰。

生天生地同生云,云与天地不必分。


此云平生吾爱之,一半飞云难让僧。

留与飞云一半花,来春还拟返云车。


挥鞭直上通云界,不踏峰头未到家。

四千里路携诸友,三日甘泉共一门。


岁晚独怜归草草,飞云月下未同论。

自笑衰翁八十年,飞云顶上访群仙。


天风吹衣白日暮,两手捉笠行中天。

丹方传得已多年,未脱凡胎骨未仙。


末路偶逢仙侣话,相期直入无穷天。

何其帝允乞馀年,有分天教作地仙。


绝境未穷心未死,诸天之外有诸天。

山大必有灵,土高岂无异。


翠浮几千丈,日月东南翳。


我寻五岳来,未问仙家事。

天风吹我笠,吹下黄龙顶。


两手捉笠行,不知白日暝。


赤松见我笑,却立千丈影。

一度一万丈,飞空本无铁。


何名为飞空,道是安排绝。


夜久天宇高,霜清万籁彻。

马上问罗浮,罗浮本无路。


虚空一拍手,身在飞云处。


白日何冥冥,乾坤一风雨。

吴姿楚态谁使然,白石齿齿山娟娟。
孤云欲断不断处,中有万斛潇湘烟。


黄榆日晚长洲路,木叶山头几风雨。

尽是湖山去住人,闻名何似乍相亲。


论心输我栖云老,问世还他居士身。


万古兴衰花上露,两朝形迹镜中春。

梅花庄上眼先明,若个人当绝壑行。


借问昆仑高几许,昆仑高亦少人听。

午夜扶桑拂眼明,金盘出海上方清。


洪蒙气掩牂牁水,阿耨池深沆瀣情。


云被最低峰折碎,花悬极险树皆平。

竹窗记得辽阳雪,未必凄清似此多。


我亦馀生知有道,等闲无奈后昆何。

达者皆频去,谁经海国忧。


烽烟深楚地,风雪冷貂裘。


雅量经纶外,闲情日月浮。

不寻归路失人间,灵鹤文鸾任往还。


一自葛洪烹药后,更无人听此声闲。

山光常昼树常阴,不到峰头负此心。


记得此中高旷意,闲时好向静中寻。

千涧寒飞万木头,醇风顿觉此中收。


弹琴仙吏能为政,采药山人竟薄侯。


红树染霜何日老,青鸾啼客过云幽。

四百峰头始尽登,青鸾无力让乌藤。


百蛮烟雨随方下,四极星辰已可凭。


灵鸟不啼闻远瀑,归云忽到失崚嶒。